本周流动数字电影市场的订购总场次为20540场,较上周订购场次大幅减少了44397场。其中公益放映影片17550场,同比上周订购场次减少了46830场,共订购公益影片188部,约占公益总片目423部的44 %;商业放映影片2990场,同比上周订购场次增加了2433场,共订购商业影片106部,约占商业总片目747部的14%。年终岁末,由于受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流动放映市场的表现略显平淡,但是随着国产大片源源不断的登入平台、即将到来的新年、影片在一级市场贺岁档期的热映,将对流动数字放映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周共有36条院线订购影片,约占已经成立的145条院线的25%。根据统计,本周院线公益订购场次排名首位的是江西欣荣院线,共订购影片5656场。排名次席的是北京世纪东方院线,订购场次为4700场。排名第三位的是温州新农村院线,本周订购影片场次2268场。排名第四位的是重庆惠民院线,本周共订购场次1381场。排名第五位的是江苏新希望院线,本周共订购影片场次1010场。虽然天气转冷,但地处长江以南的江西省影片放映并未受到大的影响,流动放映活动仍是如火如荼。
本周院线商业放映影片的订购排行榜中,排名首位的是上海东方永乐院线,虽然本周影片订购量较之以往稍有逊色,但仍以1378场的场次成绩引领商业榜单。排名第二至五位的分别是云南临沧市佤山院线(682场),陕西咸阳院线(272场),福建中兴院线(146场),北京二十一世纪院线(82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云南临沧市佤山院线,该院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拥有3109个农村电影放映点(包括农村中小学校),共成立34个放映队,目前拥有35台服务器。为了让居住在边疆山区的广大民族群众享受到高品质的数字电影,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34支电影放映队不畏艰辛,努力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敬业精神令人感佩。
公益放映影片《杨得志围城打援》成功登顶
本周的公益放映影片订购排行榜上,虽然有新片不断登入平台,但总体排名并未受到大的冲击。本周排名首位的是抗战题材影片《杨得志围城打援》(578场),该片一直以来都有着相当不错的订购成绩。排名第二的是订购平台上最具持久生命力的影片——《夜袭》,本周订购场次为516场。无论公益放映整体走势如何,该片始终能够凭借其良好口碑跻身于榜单前列,表现令人叹服。排名第三、四位的分别是豫剧戏曲影片《我爱我爹》(473场)、《村官李天成》(472场)。以上两部影片均由河南电影制片厂出品,本周邯郸惠民院线对两部影片进行大量订购,因其凝结着浓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习俗,因而很受基层观众的欢迎。排名第五位的是少儿励志影片《少林四小龙》,专家对这部以弘扬中华武术、引导儿童励志为主题的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虽然该片在一级市场并未引起巨大反响,但是,自08年6月登入数字放映平台以来,经过近半年的流动放映市场检验,该片逐步得到院线认可,本周取得438场的订购成绩,可见有些慢热型的影片通过数字电影平台片库放映模式收获了广阔的长线发展空间。
商业放映影片《画皮》独占鳌头
在数字放映平台上,商业放映的影片场次排行则呈现出与公益放映不同的特点,源源不断的新片节目使得商业放映榜单热点持续更新。本周共有9部新片进入平台,其中刚刚在一级市场上大获成功的影片《画皮》人气热度和订购场次均领先,本周订购场次为1000场,成为商业放映影片订购排行榜冠军。相信这部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改编的影片将凭借其玄幻色彩给农村及二级市场的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盛宴。排名次席的为影片《巧奔妙逃》,订购场次为692场。排名第三位的是新打入平台的影片《门楣》,该片是一部反映旧中国妇女在世俗压迫下,大胆追求爱情,实现个人价值的作品。东方永乐院线独家订购376场,使得其开门红,并晋级前三甲。本周商业订购四至五位的影片分别是影片《三岔口》(66场)、《神枪手与智多星》(65场)。随着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的不断深入,像《画皮》这类在一级市场上已经取得了高票房回报的国产大片版权方,他们也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国产大片陆续登入数字电影平台,不仅丰富了平台片区,增加了版权方的收入,还为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优秀的国产大片提供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