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影厅:是否“赔本赚吆喝”
□本报记者 张立东
观众:每天3场多少人看
在业界看来,艺术影院若没有成熟的市场,很难做起来。因此,观众是否买账,成为这个新生事物能否 “存活”的关键。
“成都的人文气息厚重,以高校、艺术工作室等为依托,聚集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对影片水准要求高,而且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曾敏坦言,成立艺术影厅并非院线一厢情愿就可以做到,“要有相当的艺术影片爱好者,还要有赔本赚吆喝的准备”。目前,艺术影厅每天排映3场艺术片,若没有观众就会临时撤场。
记者调查发现,成都的确拥有一批文艺片粉丝。“从院线既往排片来看,很多追求艺术水准的影片与我们擦肩而过,只在电影节上短暂亮相。”热爱文艺影片的四川大学文艺学硕士张一聪说,和他一样,很多文艺片粉丝平时看艺术电影主要是买碟片或网上下载。
而根据艺术影厅开业前4天的情况看,目前每天3场文艺片的放映都能够保证,上座率在一半左右。
片源:拿什么呈现给观众
2005年,成都沙河电影城曾推出“每周六观看艺术片”活动,但运行时间却不长。近年来,文艺片放映的尝试屡见不鲜,可片源之困却让它们昙花一现。
“生存很艰难,但值得做下去。”来成都宣传电影《我11》的导演王小帅告诉记者,“一些国家也没有艺术院线,但能在网络电视台上播放艺术片,给艺术影片一个更具景深的发展空间。”“如果仅播放一些冷门的、小众化的艺术片,运转肯定有问题,扩大选片范围与合作渠道是我们破解片源问题的对策。”孙雯说,符合放映政策的国外获奖影片、优秀的好莱坞爱情文艺片,甚至包括一些电影爱好者拍摄的具有一定水准的DV影片都可考虑作为影片来源。“还有每年在成都举办的欧盟电影展、法国电影展等,都是不错的片源渠道。”孙雯介绍,影厅还与成都经常展映艺术片的水吧、酒吧进行合作,除了扩大影片来源还能吸引更多艺术片爱好者。
目前,“峨影1958艺术厅”将执行片方规定的最低票价,挂牌票价为20元—30元。此外,还将不定期举办导演谈影片、影片赏析、名家课堂等,以吸引大批热爱艺术电影的影迷。
[记者手记]
多一些空间
赔与赚,目前还不是艺术影厅的核心问题,四川迈出的这一步,给了艺术影片生存的空间。从束之高阁到走上银幕,这样的空间应该再大一点,多一些。
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同步存在,共同填充着“电影”的内涵。虽然,相比于国外特别是欧洲成熟的艺术院线体系,国内的艺术院线还在萌芽状态,但屈指可数的艺术影院可以将这个萌芽变大变强。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壮大,在细分电影市场的呼吁下,萌芽也能长成参天大树。为观众提供多一些片源,让艺术电影进入影院,也是丰富电影文化产业内涵,衡量一座城市多元文化发展繁荣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