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萨沙:银幕上的“贱男”

[发布日期:2009-07-23]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 [字体: ]
萨沙-拜伦-科恩:银幕上的“贱男”(图)

萨沙-拜伦-科恩

萨沙-拜伦-科恩:银幕上的“贱男”(图)

萨沙-拜伦-科恩搞怪

2006年,一部像新闻纪实的搞笑电影《波拉特》诞生了。3年后,姐妹篇《布鲁诺》也开始在北美热映。主演萨沙-拜伦-科恩,与众不同地开创了一种新的喜剧模式,即化身为虚构的古怪角色,和现实中的人们“表演”。不过,他也必定面临着被起诉、逮捕、挨打等风险。

/张一阳 王清(实习生)

“勇气”,也许是影评人经常误用的一个词。当一个演员扮丑、扮老,或是表演身患绝症的病人,他们就称他的表演“勇气可嘉”。事实上,现实中与病魔抗争的人,是勇敢的;而演员为了一部既赚热泪又赚钱的影片在镜头前背台词,充其量只能算是敬业。

演员里真正有资格配得上“勇气”的,也许便是英国喜剧演员萨沙-拜伦-科恩。即使不算勇敢,他至少也是有种的。无论是那个一心渴想成为饶舌歌手的“AliG”、去往美国学习先进文化的哈萨克斯坦记者“波拉特”,还是近期穿着暴露的奥地利时尚专家“布鲁诺”,只要拜伦-科恩演喜剧,他必定冒着被起诉、逮捕、挨打和白眼的风险。

原因很简单,因为拜伦-科恩从来不是和别的演员对戏,而是化身为虚构的角色,与现实中的人们互动,包括挑逗、骚扰和捣乱。而他互动的对象,往往又是非常危险的一类人,比如新纳粹分子(他曾经对着一个狂怒的纳粹分子,问他是否用了保湿乳液)。他们根本不知道眼前那个又贱又古怪的人,其实只是个演员。

比如,在近期上映的《布鲁诺》里,拜伦-科恩在美国排斥同性恋的南方腹地,组织了一场“笼斗”比赛。而当1500名信誓旦旦的肌肉男们来到比赛现场,却发现所谓的“笼斗”根本不是与别人格斗,而是亲吻对手。毫无疑问,一场骚乱在所难免。在另外几场戏里,布鲁诺在采访得州右翼政治人物荣-保罗时,突然脱掉了裤子;在米兰,他又混入了一个时装走秀;而在一个脱口秀节目中,他现场将领养的非洲婴儿介绍给观众,声称那是他在非洲用一个IPOD换来的“时尚配件”(嘲讽安吉丽娜-朱莉)。此举更是让演播室里的观众们义愤填膺。

《波拉特》遭3000人起诉

2006年,一部全名为《波拉特: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的爆笑喜剧出现了。影片中,拜伦-科恩扮演的哈萨克斯坦记者波拉特,在同事手提摄像机的记录下完成了一趟荒诞的美国考察。《波拉特》看起来很像新闻纪实,事实上,除了拜伦-科恩和制片人同伴两个人在演之外,影片中出现的均是真实的人们和他们真实的反应。

作为《波拉特》的姐妹篇,拜伦-科恩7月上映的新片有着更拗口的全名:《布鲁诺:网眼T恤外国基佬让直男难堪不已的全美美妙旅行》。影片一开始,布鲁诺是个时髦的奥地利电视节目主持人。每天深夜,他都在一档名叫“Funkyzeit”的节目中带领观众纵览全球时尚。一次,他不慎搞砸了一场时装秀,因此遭到欧洲时尚界的集体封杀。此后,他一路由中东、非洲往美国赶去,希望成为“继希特勒之后另一位奥地利的超级巨星”。

在这一点上,《布鲁诺》与《波拉特》十分相似,两者都上演了一出公路喜剧——即一个外国人的历险记。而他最大的天分,同时也是唯一的天赋,就是不断惹恼他人。“布鲁诺同波拉特有着基本的一贯手法:带上一台摄像机到处迷惑和激怒别人,并不断证明愤怒和愚蠢永远是人类大脑的默认模式。”《时代周刊》评论道。

对于近期上映的《布鲁诺》,有两点几乎是肯定的:第一,它必定取得惊人的票房成绩。当年,《波拉特》一经上映便席卷1-59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而目前,《布鲁诺》上映首周,便把《变形金刚2》、《冰河世纪3》和《公共之敌》踩在脚下,轻松登顶;第二,拜伦-科恩必定会遭到各方面的起诉。2007年在接受《每日电信报》采访时,他便表示那一年“共有3000多人起诉他”。

这也许并不是夸张。在起诉“波拉特”的人里,包括一名美国巴尔的摩市的驾校司机、某罗马尼亚小镇的居民们和一名在街上走路的普通市民,他对欲与他拥抱的“波拉特”说了声“滚开”。他们都声称在《波拉特》中的出镜,损坏了自己的形象。同样,他们也都败诉了。

用古怪的方式揭露偏见

为什么拜伦-科恩要孜孜不倦地冒风险呢?“他最明显的目的,便是真实地揭露偏见。”《每日电信报》如是评价道。作为一名虔诚的犹太教徒,他总会利用“波拉特”的身份,揭露出人群里存在的反犹太倾向。在《AliG个人秀》的一集中(“波拉特”这个角色最早出现在这部电视剧中),“波拉特”在一家亚利桑那州的酒吧里唱起一首反犹太歌曲:“把犹太人扔进地狱,这样我的国家才会自由。”许多喝酒的人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大合唱”。

拜伦-科恩揭露偏见的方式,有时是非常古怪的,因为他扮演的角色本身,就是些不厚道的主。让一个异性恋的喜剧演员扮演一个同性恋,他很有可能创造出一个类似布鲁诺的家伙,有着娘娘的嗓音和风骚暴露的着装;让一个排外的喜剧演员扮演一个前苏联的角色,他很有可能创造出一个类似波拉特的家伙,有着古怪的举止和乡巴佬似的生活习惯。

总之,当拜伦-科恩利用这些角色直面偏见的同时,他也让观众们对角色本身窃笑不已,尽管他的笑料很幼稚,甚至有些粗鄙。在2007年接受《滚石》杂志的采访中,他解释了自己的“低级”笑料:“笑点不是哈萨克斯坦,而是那些相信我描述的哈萨克斯坦的人——他们相信在那个国家,同性恋会戴蓝帽子,女人们住在笼子里,人们喝发酵的家养马尿。”

虽然人们对“AliG”、“波拉特”都很熟悉,但却很少有人了解拜伦-科恩。在公共场合,他仍然活在角色里。比如参加《波拉特》的宣传时,他还会穿一件影片里出现过、让人喷饭的“男士比基尼”。他承认当自己在扮演“波拉特”等人时,感觉会更舒服些。

“有时,我一天当中有14个小时都是‘AliG’或‘波拉特’,我真的爱上他们了。”拜伦-科恩说道,“如果要我宣布再也不做他们,我会很伤心的。”就这样,他乐此不疲地假借“波拉特”们的外壳,将真实的自己隐藏得严严实实。

曾是剑桥大学历史系高材生

采访过拜伦-科恩为数不多的记者都认为,他很精明、谨慎,却又不似一些喜剧明星私底下的木讷。当他说起某段轶事时,就好像在为观众们表演即兴喜剧,自如地改变角色:一会儿是约克郡人,一会儿是声乐女教师,一会儿是意大利人。只有当问及私人问题时,比如有关未婚妻——曾出演过电视剧《聚散离合》的澳洲甜姐艾拉-菲舍尔的话题,他会低着头,故意用让人听不见的声音嘟哝着回答几句。

让人颇为吃惊的是,银幕上低俗、犯贱的拜伦-科恩,其实是剑桥大学的高材生。1971年出生伦敦的拜伦-科恩,有个开服装店的父亲和教舞蹈的母亲,从小看着“喜剧大师”彼得-塞勒斯的节目长大。在赫特福德郡的男子学校念书时,他便以滑稽和外向著称。那时,他的一些个人兴趣,便影响了日后的虚构角色“AliG”:12岁时,他便在伦敦中心区广场表演街舞。

后来,拜伦-科恩进入剑桥大学主修历史,并写过一篇名为《谈犹太人在美国民权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论文。“我进剑桥大学,还因为那里有非常多产的表演学院,有许多优秀的英国演员都是那里毕业的。”他参加了一些戏剧社,“我很爱表演,但当告诉别人我想做名演员时,总会有些害羞,就好像在说‘我很帅,所以我想做模特’一样。”

毕业后,拜伦-科恩面临着选择。一方面,他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另一方面,他又想表演。“我后来衡量一下,与其一个人孤独地坐图书馆里,不如去逗大家笑吧。”于是,他开始在一家不知名的卫星电视节目中做喜剧表演。

3年后,即1998年,拜伦-科恩参加了4频道传统脱口秀节目《11点秀》的试镜。虽然试镜失败,但他交给制片人一盒以AliG身份录制的录影带。制片人非常喜欢这个角色。在播放了几集《AliG个人秀》后,似乎全英国的人都爱上了这个角色。甚至伊丽莎白女王,也是他最忠实的粉丝。

随着拜伦-科恩知名度的陡涨,他需要的受访者得更无知、更愚蠢才行。”《泰晤士报》有趣地评论道,“为了这些极尽嘲讽的勇敢作品,让我们一起祈祷:这个世界上自以为是的傻瓜们,还未被拜伦-科恩挖掘殆尽吧。”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