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戏曲电影《槐花几时开》在峨眉电影集团1958电影城首映。出席首映典礼的领导与演职人员合影。(记者陈忆 摄)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对戏曲电影《槐花几时开》给予了肯定。(记者 陈忆 摄) 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表示,宜宾将以影片的首映为新起点,不断提升文化作品创作的能力和水平。(记者 陈忆 摄) 宜宾新闻网11月5日讯(记者陈忆 成都报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槐花开!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11月5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宜宾市委、市政府,筠连县委、县政府及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戏曲电影《槐花几时开》在峨眉电影集团1958电影城举行了首映典礼及上线宣传推广盛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出席首映礼并观看影片。 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影片,戏曲电影《槐树几时开》改编自宜宾多年精心打造的同名大型现代川剧《槐花几时开》,影片取材于“十八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春风村支书王家元同志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生动事迹,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首次利用实景拍摄戏曲电影的先河。 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委托,朱丹枫代表省委宣传部对影片的成功摄制、首映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对摄制出品影片的宜宾市委、市政府,峨眉电影集团等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剧组全体演职人员致以了崇高的敬意! 朱丹枫说,戏曲电影《槐花几时开》以宜宾基层干部的生动事迹为主要创作素材,生动地反映了宜宾新农村建设的鲜活经验,反映了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领导下,农村大地迸发出的无穷创造活力,热情讴歌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组织带领群众激情创业,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奋斗精神;深情颂扬了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致富的春风精神。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向振兴川剧三十周年献礼的文艺作品,影片《槐花几时开》是一部具有首创意义和标志性意义的优秀影片,它体现在影片首次将川剧艺术和电影艺术完美结合,探索了新时期振兴川剧事业的新途径和新视野;体现在影片全实景拍摄、呈现戏曲特色,反映现实题材、颂扬时代先锋等特色,展现出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共生的独特魅力;体现在影片实现了省级创作力量与地方创作资源的深度融合,戏剧与影视创作的跨界整合,树立了重点文艺创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又一个标杆。 朱丹枫说,宜宾市在成功演绎川剧《槐花几时开》的基础上,积极着力于电影手段的拓展和延伸,峨眉电影集团主动介入、发挥优势,将川剧搬上荧幕,这充分体现了我省文艺工作者对农村现实题材的热情关注,体现了我省文艺创作对于先进典型和基层工作的真切反映和温暖关照。影片的成功拍摄和放映,是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又一具体成果,也是我省文艺界深入践行走、转、改的一个生动范例,相信通过各方努力,该片一定能够成为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的生动教材,成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的有效载体。希望全省各发行放映单位要努力做好影片的宣发工作,使影片真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全省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能看到这部影片,进一步展现科学发展观在四川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巨大作用,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预祝该片首映以及上线宣传推广成功。 杨冬生代表中共宜宾市委、市政府,向莅临首映式的领导、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向剧组全体主创、演员和工作人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杨冬生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宜宾积极培育崇尚文化、热爱艺术的民风,创造了璀璨夺目、富有魅力的宜宾文化。身处今天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