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从小着迷梦境 莱奥纳多称《盗梦》净化精神
2010-9-2 10:56:45
“人的大脑可以容纳全部现实场景,在我的研究中还没有触摸到过这种行为的极限。就像你走在一个沙滩上,可以四周环顾,又可以抓起沙滩上的一把细沙。我试图通过操纵神志清醒的梦来验证这个道理。” 
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为《盗梦空间》确立的概念。他的电影,总是围绕一个情感化或概念化的主题来展开,你可以从中看到个性偏执、精神极端以及现实的扭曲,而那些闪回式的片段,往往通向一个悲剧的结局。 
恰好,这种沉重严肃而带着纯粹的角色,也是莱昂纳多感兴趣的。尽管他不怎么做梦,但这不妨碍他在空间和时间的穿越、现实与梦境的游离,带领更多人走进诺兰的个人梦境,正如电影中他所做的那样。专题采写/本报记者李芳明 彭淇雯(文中对话部分由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提供) 
诺兰:从小就着迷梦境 
Q:现实中被自己的梦境迷惑过吗? 
诺兰:我一直很着迷于梦境这个主题,真的,从小就这样,没间断过。而且,电影和梦之间的关系也一直让我很感兴趣。我也总是想有机会能把梦境用电影描绘出来。这个剧本我酝酿了很久,差不多有10年。我想,我对梦境最大的兴趣和拍摄这部电影的着眼点,在于当人们在睡眠状态时,大脑居然能够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如此不可思议地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自己不知不觉,却还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对于人类头脑的潜在能量做出了最好的解释,尤其是大脑的创造潜力。这令我无比痴迷。 
Q:过去一年你对电影守口如瓶,怎么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持神秘感,又让观众了解电影并为之吸引? 
诺兰:这个确实不容易。最让我享受的观影经验,永远是到电影院。坐在那里,等着屋内的灯光渐暗,看着眼前大屏幕上即将展开的一段意外的故事。不知道具体说些什么,也不知道情节会在哪里跌宕起伏,更不知道演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表情。我期待这种意外和享受,所以,这也是我们希望为观众做到的。当然,我们也得先保证这个电影卖得出去。某种程度上,欲盖弥彰操作得好,能为宣传带来非常正面积极的作用。 
Q:你曾将平克·弗洛伊德的专辑《墙》列为主要灵感来源之一,我在想,专辑里的梦境是受性爱驱使的,而电影里没有类似的表现? 
诺兰:作为一部动作片,我们需要非常小心地选择表现手法,否则会导致与情节的格格不入或一不留神起到喜剧的效果。我的意思是,所有演员在诠释人物时,都小心翼翼地区分了人物在梦境与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他们没有用任何滑稽的眼神、动作、语言、举止。我相信,这个电影的题材和表达方式,将来肯定会有喜剧版,但显然,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们请观众看到的,是基于影像以及情节表达的一些想法,再有就是故事本身有的前提,我们只是不想平铺直叙地说我们的故事。现在很多电影表达的方式和内容过于直白,味同嚼蜡。 
Q:为什么你会觉得建筑设计会对梦幻景象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 
诺兰:我没有刻意做过调查,我采取的手段和思考方向与《记忆碎片》有很多相似之处。《记忆碎片》中,记忆是被试图理解和分析的东西,怎么能肆意改变它,任意操纵它,游戏规则就怎么应运而生。我这么做,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认知,一旦经过调查就会有两种结局:一种是调查结果应证了你的认知,另一种当然是否定,但你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做下去。于是我认识到,某种意义上,如果希望得到共鸣,要尽量主观真实地表达自己。所以,我更关注的是我个人的经历,我自己的想法、理念以及如何想象构成。 
Q:这是你第一部根据原创概念执导的大片,你是怎么做到的? 
诺兰:我觉得人们比较容易在原创作品中享受惊喜和意外。不管是漫画改编的,还是旧作重拍,或者是系列影片,我都尝试过。而原创概念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从最开始的原始念头到完成剧本,你已经身陷其中,难以自拔,感觉对它如此了解跟熟悉,好像是长在自己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太平样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