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1977 年 12 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总设计师”邓小平书就的大手笔,也为日后中国社会的变革埋下重要的伏笔。
本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 “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上海知青强子、陈琼、小根宝等)。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 【详细】
其实,今天的文字,应该在 2009年1月1日写下。那一天,我在《高考1977 》的所有戏份杀青。新年的第一天,我的第一部电影,第一个电影女主角,演绎完结。当某种结局碰上某个开头时,意蕴着一个新的命定轮回。【详细】
读完新改好的《高考 1977 》剧本时,我的大脑有短时间的空白。相当感动。比之原来读过三遍的第一稿剧本,更让人震撼,让人心里久久充满鸣动,停息不了。现在的这份导演工作台本又更加丰实、生动、顺畅、自然了许多,起承转合得把人的思绪不断牵入剧中情节、画面,不舍离去。【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