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星,又是童星!每个看过米拉简历的人都会因她的童年经历而羡慕不已,真是个幸运的女孩啊!
事实上,米拉的童年生活却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幸运与平坦。1981年,5岁多的米拉随父母赞辗转来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当时正处在冷战后期,生得一张典型的东欧人面孔的米拉自然成为同学们嘲讽和排斥的对象。“我被称作赤共或苏联间谍,我永远……永远……永远无法融入他们。”米拉在回忆起那段经历的时候,连续用了几个永远。她将那段经历称为“异形的人生”。
被孤立的童年时期很自然影响了米拉·乔沃维奇的性格,她开始变得更孤独,也更敏锐。当那些嘲笑她的人还在时尚杂志里寻找乐趣的时候。她却开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巴尔扎克的小说里汲取营养了。也许正是这些来自童年的不幸遭遇,才让米拉更早的成长,懂得思考人生,也形成了米拉式桀骜不驯的品性。
当然,能将这种桀骜不驯应用于表演上,更多来自她的母亲——来自前苏联的女演员嘉琳娜·乔沃维奇,她本希望在美国继续发展演艺事业,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如愿,因此不得不靠做各种零工为生。还一度在某好莱坞大导演家里做清洁工,至于那个大导演,你一定认得,就是《疤面煞星》的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自己的事业无法如愿,嘉琳娜自然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女儿的身上,很早就开始教授小米拉学习表演。之后又送米拉进入专业的表演学校。孤独的米拉也很喜欢借表演训练来消磨寂寞的童年时光。或许上天真的是公平的。当受尽白眼的米拉决定在枯燥的表演训练中渡过童年的时候,她却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至此,生活开始发生巨大转变。米拉则将其称为向那些同学报复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