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常雄飞)今年4月初,《泰坦尼克号》3D版在国内重映,狂揽近10亿元人民币票房。11月20日,曾于2009年创造过票房奇迹的灾难大片《2012》也将借助3D技术重返大银幕。影片11月16日在成都王府井影城巨幕厅举行特效品鉴会,对于外界直指《2012》是借3D技术前来“圈钱”的说法,影片出品方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中方代表张苗回应说,3D版是导演当初留下伏笔。
11月16日,影院放映了40分钟的3D版《2012》片段,从放映的片段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明显的灾难场景3D效果,而人物特写等镜头则能看出是转制。对此,张苗表示,其实早在2009年《2012》拍摄之初时,他们就实验性地使用到了3D拍摄技术,当时由于为配合美国档期来不及完成完美的3D效果,因而以2D载体呈现。但影片本身保留了大量的3D摄影素材,这个伏笔是2009年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的。而随着这几年来3D技术的全面发展以及3D影院的扩张,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得以把自己心中最完美的版本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