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别了,《高考1977》——周显欣拍摄经历

[发布日期:2009-03-11] 来源:太平洋电影网  作者: [字体: ]

——“爱”之路

还有一场戏,我将结束在《高考1977》里的所有演绎。还有6天,《高考1977》将封镜。

时间岂止是过得飞快,简直有些残酷。两个半月,100多人的朝夕相处,上千个镜头的精雕细琢,数万分钟的艺术探求……只在今天的一回眸,看到了一份最近的远去。

还好,留下了最值得留下的美妙,刻下了最灵动的生命痕迹,感到了最本纯的艺术大爱。

昨天下午,因为去配音补录台词,见到了几场已经剪接出来的戏。难以置信。这就是电影,我梦中的电影。那么美,那么深刻,那么震撼。超出想象。感受最深的,是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画面,每一点色彩……都充满了爱。

《高考1977》所有创作人对于电影的爱。

如同昨晚剧组参加上影集团《2008庆典》活动期间,听到导演的所说,拍摄过程中,最令他最感动的,是剧组里所有默默无闻忍受环境艰险、苦恶,却深爱、执着、追寻着电影梦想的人。他为他们的付出与努力而震撼、敬佩,也深深希望《高考1977》不会辜负这些电影人的努力,不辜负1977那样一个年代的磨难与经历。

当导演说起那件小小的事时,我清晰看到了他眼中闪动的泪花。

我们在伊春拍摄一场外景大场面夜戏时,气温零下30。由于灯光需要,有一个人必须在高空80的两盏大吊灯上守护着、把握着,以保证大环境的光源稳定、不飘摇。漆黑的夜,80高空,气温零下40,冰寒的铁筐里,两条薄薄的棉被,一个人,无声无息,守着两盏夜灯,整整4个小时。

毫无怨言。为了保证《高考1977》最好的拍摄。

这就是《高考1977》照明指导李天雷老师及他的弟兄们对电影的爱。这就是《高考1977》剧组里所有电影人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这样一件似乎最不起眼最小的事,连同无数件小小的这样的事,我们的艺术创作才有了这样的真,善,美,才有了这样的灵动与生命。

当我站在舞台上,代表《高考1977》剧组演唱歌曲,向庆典活动致贺时,内心填满了无数感动。眼中,脑中,神中,全是两个多月以来大家点点滴滴的真,丝丝缕缕的善,每一个人在电影世界里的默默付出,对《高考1977》的潺潺之爱……

爱,源于真,大于善。爱的力量,不仅仅是默默给予、付出,更重要的是,它能创造奇迹。

很幸运,我们的《高考1977》,满充着爱。

继续,走吧,《高考1977》,你的“爱”之路,很美。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