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别了,《高考1977》——周显欣拍摄经历

[发布日期:2009-03-11] 来源:太平洋电影网  作者: [字体: ]

——回头看看我们的“麻烦天”

又一次遇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

昨天傍晚时分,由于温度略有回升,深冬之时的伊春市竟然下起了雨,雨点很大,间中偶尔飘有雪片,但它们触地即化,全没有了往日“雪花晶莹落地芒”的景致……很快,马路上被水泼洒一般,湿漉漉一片……

返回驻地的路上,大家沉默不语。或许,因下雨而推迟了拍摄计划,大家显得有些无奈,且连日劳作多少有些倦怠,总之,空气中弥漫着几许沉闷,伴着车窗外不断敲下的雨点,亦似乎多了一丝不安……

今晨,全组仍然没有出发工作,而是待命。掀开窗帘的一瞬,惊异于眼前所见之同时,也即刻理解了剧组的“难处”。

一片“镜亮”。所有道路一夜之间都冻结成了紧实而光滑的冰面,在阳光照射下,镜子一般折射着光芒,锃亮耀眼,完全一个一夜之间铸成的天然大溜冰场。可以想象,一旦落脚于这样的“冰路”,将是一番怎样的“溜滑”。

这便难煞了所有要在马路上行运的车与人。车驶于上,速度只能低于10km/小时,缓若爬虫,且充满随时滑向边沟的危险。即使寥寥无几出来办点要事的行人,也都走一步滑一步,尽量以“溜行”的体态预防性地保持着身体平衡。据了解,这样的天象,连伊春本地人都没有见过。寒冬12月,竟然化雪落雨,冰封城道。

那么,作为外来住户的剧组人,我们就只能更以安全为重,在家休息了。我们的《高考1977》,为了将电影画面拍得唯美灵气,真实动人,大部分场景都选在深山林区,远滩小站,因而光是去往这些场景,就得有1-2个小时的小路颠簸。先不论我们常常因为气候阴晴不定、阳光影效不足而默默在远山长水中等待,甚而推迟、更改拍摄计划,仅仅今日这样的一场“马路冰灾”,便又让大家不得不望“路”叹唉,拱手作憩了。

电影真是一门靠天吃饭的艺术。

回头看看,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在拍摄中所遇到的“麻烦天”,真的不止这么一次或这一点点“冰冷之灾”。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前段时间全组人员不畏严寒,在雪情变幻莫测的情况下,不断摸索经验,克服困难,勇敢与“雪”作斗争的故事。

由于《高考1977》的情节涉及到下雪前后秋冬两大季节,因而有些戏需要深秋唯美的场景,有些戏又需要冬雪白芒的景象。然而,伊春本地雪晴不定的天气给剧组的工作带来了很大障碍。经常是大家准备好了拍深秋的戏,临到出发却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不仅即刻打乱了当天的拍摄计划,还给随后的秋景拍摄带来很大麻烦,因为低冷的气温中要想积雪很快融化掉是不可能的。

于是,为了保证电影的拍摄进度,剧组开始了与“雪”斗智的征程。

大家把主要场景的地面都用巨大的油毛毡覆盖起来,一旦碰到下雪,便拍雪天的戏,等到天气转晴,便把油毛毡掀卷起来,并把上面的积雪堆藏一处,再用鼓风机吹掉房顶和树枝上的存雪,用泥土和锯木面盖掉一些残雪,这样,就自制成所需要的秋景,进行拍摄。

遇到需要拍雪天的戏,又等不到老天下雪了,大家就又把存好的积雪铲出来,铺洒在相关场景的地面上、屋檐上、树枝上,当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这种情况只用于一些人物特写或近景的画面拍摄。

这样的举为却给《高考1977》流下了一个简致的笑话。

当地村民发现剧组的人一会儿用油毛毡“接雪”,一会儿把雪铲掉、吹掉,一会儿又把存雪拖出来到处铺洒后,不无不解的说:“这个剧组真得瑟(东北土话),一天到晚没事儿净跟雪玩儿了,成天这‘整雪运动’搞得嘎嘎的(东北土话)。”剧组的工作人员们听了,埋头一乐,继续搞他们的“整雪运动”。

于是,关于《高考1977》的记录里,怎么也得加上“整雪运动”这“麻烦天”的一笔。

而那段时间,我们就在每天阴、晴、雪的三套拍摄计划中随机应变,靠“整雪运动”积极创造着各种令拍摄顺利、合理进行下去的条件与可能。

还有一次,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大晴天,迫不及待地要赶紧把一场深秋树林里的戏拍完。那场戏已经在没下雪之前扑空两次了,因为两次到达拍摄地后老天都不给面子,都没有太阳。而阴沉的天空与灰暗的光线,只会让电影胶片里的画面一片乌蒙颓秃,没有任何光影层次与立体美感,更谈不上深秋季节的树林里,光影交叠所应该产生的唯美光效了。因而那两次,大家只得生生离开景地,再候良机。

而等到的那一天天气虽晴,树林里的地面上却都是厚厚的积雪。要知道,深秋的树林怎么也应该是一片“满地金黄落叶飘”啊。

还好,剧组的制片部门早有准备,十分明智。他们早在前两次到场落空时就预见了这种“雪”情,那时就拣好了近100麻袋满满的秋叶,准备好了跟“雪”的斗争:届时拿树叶盖掉它们!

于是,那天一早,全组的工作人员就出动到树林里,吹雪的吹雪,铲雪的铲雪,铺叶的铺叶,忙活了近3个钟头,终于将方圆500的树林布置成了一副云尽碧空之下金灿灿的油画——“深秋桦林”。所有的人一阵欣慰。自然,大家在如此唯美的氛围中,无比顺畅地完成了“小林之戏”。拍毕之余,导演及各位主创老师们不无感叹的说道:“唉,有点意思了。”

是啊,有点意思了。人在遇到了“麻烦”,又把“麻烦”克服解决而后的心里,最好就以“有点意思”为态度,回头一笑,加以琢磨,总结得道,以此为长啊。

就这样,我们的《高考1977》在许多的“麻烦天”中,艰难而有序地走到了今天。

好事总是要多磨的。真是庆幸自己能够参与这样的电影创作。

于我的意义,《高考1977》不仅是一次艺术生命的洗礼,更又一次告诉我一个简单之极的道理:不论多么困难的事,只要坚持,也包括坚忍,就是胜利。

谢谢你,《高考1977》,我生命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