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规律性的东西是,普遍被看好的是暑期档、贺岁档,一定被看好的是
本周的放映场次为5108场,同比上周增加1.78%;观众人次为94837人,同比上周增加1.4%;票房收入为235.98万,同比上周提高24.52%,表面看来,三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升幅,但提升的绝对数量并不可观,只能算是“小幅上扬”,还没有摆脱市场低迷的基本现状。
本周市场票房冠军毫无悬念的是新上映的引进大片《防火墙》,首周就拿下152.55万佳绩,占周总票房的64.65%,比《一球成名》首周仅得数十万票房好多了,但比起《纳尼亚传奇》来说,又差距甚远,故充其量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档大片,也是本周票房超上周24.52%的主要原因所在。
《防火墙》由被称为“老戏骨”的好莱坞影星哈里森·福特主演。人们大概不会忘记,1994年11月,《亡命天涯》作为第一部引进分帐大片进入我国,令许多国人见识了来自好莱坞的深厚功力,更是让无数影迷记住了哈里森·福特这个名字,哈里森·福特成了“银幕硬汉”的代名词。十二年后的今天,智能双全的哈里森·福特又登上了银幕。十二年,在中国传统的皇历中,正好是一个圆满的轮回。时过境迁,岁月不饶人,年华老去的哈里森·福特显然已经无法跟上好莱坞年轻一代及迅速发展的电影技术的步伐。银幕已难现老福特当年叱咤影坛的影子了,更多人在翘首以盼汤姆·克鲁斯《谍中谍3》的时候,对《防火墙》的兴趣恐怕与对施瓦辛格也相差无几。我们还可看看影片的基调,当正常的生活轨迹被打破,骄人的工作面临压力,幸福的家庭受到侵袭,亲人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英雄也就因此有了优良的诞生温床。好莱坞电影多年来形成的娴熟套路,似乎总是在重复着如此这般的模式。《防火墙》的出现让人感叹64岁的哈里森·福特再次披挂上阵,但并没有给人带来眼睛一亮的感觉,其市场反响居中游水平也在情理之中。
本周票房第二名的是德国影片《列车惊魂》,上映已三周还是拿下了26.51万票房,占周总票房的11.23%,该片确实有点出人意料,排在大片《一球成名》之后上映,目前的票房达165.25万,已是《一球成名》的二倍,看来场面火爆,动作性强的影片,还是能够“刺激”观众的。
按票房成绩看,本周的第三名是《纳尼亚传奇》,已在银幕上“游荡”了六周还是取得16.01万票房,占周总票房的6.79%,三周前上映的影片还能进入周票房前三名,说明其本身市场效应好之外,也说明了后继影片的低效应。当“后来者”不能“居上”时,当周的市场肯定是下滑的。
一定要给每周电影市场排出前五名的话,排在第四位的是拿到5.44万票房的《伊莎贝拉》,排在第五位的是拿到5.29万的《爱心》。前五名中前三位全被进口影片占据,第四部是合拍片,第五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国产片,而且还是以团体票为主的主旋律影片。
如果按票房自然排列再报几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第六《一球成名》4.52万和第七《无影剑》(3.47万)还是进口影片,轮到第八才是一部上周才上映的商业国产片《陶器人形》(2.88万)。由此可见,平时的电影市场中进口片占据优势,国产影片显得力不从心,总是表现平平,只有到了每年的岁末年初贺岁档期,国产大片才会来个总爆发,这当然也算是“后来居上”。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每个月、每个星期中,我们的国产影片能有其自身的生存空间和价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