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放映场次为6114场(其中电影节场次396场),同比上周略减3%;观众人次为237900人(其中电影节人次91233),同比上周增长20%;票房收入为834.99万(其中电影节票房433.16万),同比上周猛增34%;粗略地来看这三项业务指标,在场次减少3%的情况下,人次却增加20%,说明场均人次有较大的增长;票房收入的提增幅度大于人次的提增,说明平均票价略有提高,场均票房也有提高。这些数字变化中凸显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作用,真是功不可没,电影节的放映场次仅占总市场放映场次的6.48%,而其观众人次却已占总市场观众人次的38.35%,票房收入更是占到市场总票房的51.88%,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让我们看看本周市场影片与电影节影片对比表:
类别 |
放映场次 |
观众人次 |
票房收入 |
场均人次 |
场均票房 |
市场影片 |
5718 |
146667 |
401.83万 |
25.65人 |
702.75元 |
电影节影片 |
396 |
91233 |
433.16万 |
230.39人 |
10938.38元 |
本周票房排列首位的仍是分帐大片《海神号》,其第二周的风头就盖过了《达•芬奇密码》(第四周),而后《海神号》更是春风得意一路远航,本周的票房收入为131.81万,占市场影片的32.8%(占周总票房15.79%),截止本周,《海神号》(含IMAX版本)的总票房已经夺破千万大关,达到1010.59万的高度。看来“场面大、动感强、特技多”的影片,受众面总比生活情感类影片强,这几年的《后天》、《霍元甲》、《金刚》、《那尼亚传奇》等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排列其次的也是分帐大片《冰川时代2》,周票房达到74.64万,占市场影片的18.58%(占周总票房8.94%),该片是动画类影片,却并非局限在少年儿童的围畴,相反许多年轻人(特别是白领)看得津津有味,带孩子看的成年观众也乐此不疲,下周市场即转入暑期档,相信《冰川时代2》照样有其银幕魅力。
周票房第三才轮到本周新上映的影片《章鱼河东惊魂》,这是一部分阶段分地区发行的美国影片,周票房达到56.83万,占市场影片的14.14%,此片五一黄金周在广东和四川有不俗的市场表现,故上海成绩也不差。第四名轮到电影节开幕影片《伯爵夫人》,周票房为55.48万,占市场影片的13.81%,这部用英国式的严谨娓娓道出的电影,对于习惯于好莱坞式讲故事方式的观众来说,观赏也许会有些吃力,不过只要习惯了这种电影语汇,《伯爵夫人》就会带来更多的感动,在缅怀一段历史,一份情感中,体味到爱的甘甜。数字电影《撒哈拉奇兵》以26.09万周票房挤进排行榜第5位,而另一部周内新上映的法国空战影片《空中决战》,周票房仅23.22万,被挤出前5名,估计在没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的下周会有所反弹,这毕竟是一部法国投入巨资、阵容强大的反恐空战影片。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三大电影协会联合发出发行放映好优秀国产影片的倡议,并为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从本周20日起至7月10日为国产影片保护月,相关影片也开始闪亮登场了。首推的是继《任长霞》之后又一部歌颂公安局长先进事迹的《大道如天》,预热几天的票房已近10万,另一部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的《天狗》,也有5万票房;这仅仅是个前奏亮相,据统计仅在下周纪念建党85周年前夕,就有数百场的团体定购,不排除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院线公司已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增订了拷贝,缩短了周转时间,并密切关注优秀国产影片展映情况。
排序 |
影院名称 |
场次 |
人次 |
放映收入(万元) |
场均收入 |
场均人次 |
1 |
上海影城 |
157 |
23966 |
124 |
7917 |
153 |
2 |
永华电影城 |
454 |
19636 |
86 |
1911 |
43 |
3 |
新世纪影城 |
313 |
14325 |
55 |
1772 |
46 |
4 |
环艺电影城 |
280 |
11300 |
51 |
1845 |
40 |
5 |
国际电影院 |
67 |
12888 |
49 |
7428 |
192 |
6 |
沪北电影院 |
64 |
12267 |
45 |
7040 |
192 |
7 |
天山电影院 |
188 |
12516 |
43 |
2332 |
67 |
8 |
国泰电影院 |
134 |
12475 |
40 |
3029 |
93 |
9 |
柯达电影世界 |
150 |
8163 |
35 |
2376 |
54 |
10 |
衡山电影院 |
109 |
8837 |
33 |
3081 |
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