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上海市场评点:“太阳”勉强“升起” “狮口”仍然“惊魂”(09.17-09.23)

[发布日期:2007-09-27] 来源:上海联和院线  作者:吴鹤沪 [字体: ]

8月中旬《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上映首周票房达到1290.39万之后,至今整整5周票房急速下滑,每周减少的绝对票房达200万以上,本周只乘255.51万,连个零头都不到了。

众所周知,电影市场总是波浪型前进的。如果说7月的《变形金刚》和8月的《哈利•波特5》,构成了整个暑期档的“浪尖”,那么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持续滑坡,本周票房可谓进入“谷底”。电影市场相对一阵的火爆之后,都会出现相对一阵的低潮,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如此,每年岁末年初的贺岁档也是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将这视作为一种“市场规律”,只不过这种“市场规律”巧遇“优秀国产影片金秋展映展播月”活动,有点不识时务,也有点令人遗憾。

本周的放映场次为5919场,同比上周减少了6.29%;观众人次为111955人,同比上周略减2.92%;票房收入为255.51万,同比上周大跌15.46%,场次的减少并不是因为影片长度的因素,而是吸引市场的影片不多,放映规模有所收缩,票房收入减少的幅度明显大于人次减少的幅度,也说明平均票价的降低,也体现了部分国产影片以优惠票价面市。

本周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以周票房53.53万占周总票房20.95%,名列票房排行榜之首。但市场并没有出现第二周反弹的现象,只不过7天的票房比首周3天的票房略有提高,日均票房还是呈下滑态势。近期媒体对《太阳照常升起》的评头论足还是不少的,有人挪揄姜文的影片犹如《达•芬奇密码》般需要解密,是一部实验片;有人发现飞驰的列车、燃烧的帐蓬、铺满鲜花的铁轨,象是一个荷尔蒙过剩的男人的春梦;也有人认为《太阳照常升起》里面的精彩和糟粕并存,优点和缺陷都被放大了;甚至还有人从看了电影之后男人都费解其中符号女人却直接大笑或者大哭中,得出“姜文其实是一个女人”的结论……,姜文韬光养晦七载后的作品,足以吊起人们的胃口,在对影片说三道四之后并未见票房有多少长进,这不能不说与姜文作品的太过个性化有关。当张艺谋、陈凯歌纷纷向市场“低头”的时候,摩羯座的姜文硬汉性格仍在发威,不准备向市场“妥协”。对“看不懂”一说,姜文以70岁老母和10岁女儿都能看懂据理力争,而问题是70岁和10岁基本上与电影市场是无缘的,主流观众是2035岁的年轻人,过于个人色彩的艺术风格只能造成观众群体的狭窄。再过一周就是国庆黄金周了,“太阳”能否“照常”进入黄金周,我们拭目以待。

本周票房排行第二的是《狮口惊魂》,周内又拿下51.59万票房占周总票房20.19%,已经三周占据数一数二的位子。《狮口惊魂》肯定没有“太阳”那样难懂,剧情层层推进紧张刺激,故事通俗易懂过目不忘,这种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争斗,给人以惊悚激烈之感,是典型的商业娱乐性影片,受众面就宽很多。

排在周票房排行榜第三位的,是本周新上映的影片《日本沉没》,918日(周二)首映日恰遇“韦帕”台风袭击,半价效应没体现出来,6天的票房是50.99万占周总票房19.96%,应该说也没有达到预期市场效果。《日本沉没》体现了日本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在现今电影艺术和技术都有了飞跃发展的今天,重拍此片意义不一般。只是与我们前几年看到过的美国影片《后天》相比较,无论是情节的设置,还是特技的制作,仍无法与如今的好莱坞相比,票房并没有以超极大片的形态反映出来。

其实,本周票房排行前五位的影片并无多大差别,票房的绝对差距仅在一、二万间,但是三部影片的市场总容量达到60%强,成为本周电影市场三足鼎立的主力影片。

排行第四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以12.84万票房占到5.02%的份额,魔幻小子的票房魅力正在急速消退,估计也将止步于国庆黄金周。排行第五是《第19层空间》,早就说它在档期的选择上拣了个便宜,赶上了暑期末班车,又没撞上超级大片,本周又拿到11.05万票房占周总票房4.32%。下周将有数部影片冲击市场,但又没了双休日的优势,必有一番冲突继而抢占国庆市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uhao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