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上海春节影市评点:“双周”闹新春 “小周”胜“大周”(02.06-02.12)

[发布日期:2008-02-15] 来源:上海联和院线  作者:吴鹤沪 [字体: ]

 

春节长假历来是电影市场的佳节,节前我国南部19省遭遇雨雪灾害,更让人感受到亲情美,今年春节的电影市场也充分体现了人间的亲情和友情。

总体来讲,春节七天长假首次将大年三十列入其间,其实对电影市场并不是件好事。顶风冒雨赶在大年三十夜与家人欢聚一堂,无论是北方包饺子还是南方上馆子,无非是亲朋好友围着餐桌互相拜年,这一天很少有人离开家人而另觅娱乐场所,难怪今年年三十的票房仅有33.34万,还不如平时的日票房水平。而正月的假期由此从七天变成了六天,实际上减少了有票房价值的一天。

但是,今年春节电影市场的总体水平要高于去年,放映场次达8667场,同比去年增加8.79%;观众人次为43.34万人,同比去年增加45.81%;票房收入为1362.85万元,同比去年提高50.08%;减少了实质性票房的一天,总票房未减反增,还是与亲情有关。一是周星驰从街头小混混、流氓学生、大内密探等无厘头的形象转型为《长江七号》中的民工父亲,观众似乎看到了一个男人走向成熟,面向真切现实的变迁之途。有人称《长江七号》显示的人间温情,是周星驰送给地球人的新年礼。二是周杰伦从飙车一族、校园琴手到《大灌蓝》中的灌蓝高手,具有时尚、青春、动感、嬉闹、团圆等多种贺岁之素,非常适合家庭型观众,选择在春节上映是明智之举。

长假七天中的票房冠军理直气壮地落在由朱延平执导、周杰伦主演的《大灌蓝》上,在这春节黄金周七天中(实际上映6天),《大灌蓝》一举拿下了677.99万票房佳绩,占总票房的49.75%,有将近20万观众被吸引进影院。此前为《大灌蓝》做的宣传铺垫可谓铺天盖地,周杰伦在各地的宣传活动,加上春晚上演唱“青花瓷”,深深打动了周杰伦的粉丝,加之本片喜剧明星荟萃,时尚青年哪敢漏看,情人节还将引来一次观影高潮。

相对于“小周”(周杰伦)的《大灌蓝》,“大周”(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在一枝独秀一周后,春节期间的票房只能屈居《大灌蓝》之后,以554.46万票房占总票房40.68%,排在亚军的位置上。如果《长江七号》只停留在现实中的父子情上,绝对达不到目前的票房,靠一只太空狗带领观众经历一次沾滞于现实的梦游,才拉住了观众的眼球。

春节的电影市场,被《大灌蓝》和《长江七号》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大有“双周”闹春之势。其实,这也让我们看到贺岁档哑铃状市场的另一头(即《投名状》与《集结号》),也是一部影片先“一枝独秀”,临近圣诞再两部影片“双箭齐发”。春节前《长江七号》发威,以755万票房打底与《大灌蓝》“并驾齐驱”进入春节黄金周,致使其总票房已经超过1300万,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大灌蓝》一经入市就与《长江七号》分享市场,被分流了部分观众,如同圣诞档的《集结号》充满活力的影像,相信《大灌蓝》还将走得更快乐,走得更远。

春节期间的其他电影仅占总票房10%不到,只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进入第四周上映的《哆啦A梦2》拿到34.95万票房,波兰电影《盗走达•芬奇》拿下18.68万票房,新片《傲慢与偏见》取得17.56万票房,口碑皆佳的《集结号》也取得10.85万票房。

电影市场部票房较大幅度的提升,不可忽视的还有新增影院的因素,也有连日天气晴好的因素。

太平洋电影网独家专稿 谢绝一切形式转载(独家合作伙伴 搜狐网)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uhao
相关新闻       (02.06-02.1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