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每周市场评点:港产新片加入暑期档 影市高位盘整放量(06.18-06.24)

[发布日期:2007-06-27] 来源:太平洋电影网  作者:刘嘉 [字体: ]

随着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临近,本周两部港产新片作为十周年献礼高调进入院线,逐鹿暑期档,带动国产片榜上扬。周票房继续在4000万以上高位运行,观影人群超过140多万。

周四(621日)港产喜剧片《老港正传》作为献礼香港回归十周年首部电影,以中等偏上的放映规模在国内院线上档。电影通过一个生活在香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家庭表现香港四十年来的变迁纪念香港回归。由黄秋生、莫文蔚等香港明星担纲对内地观众有极大吸引力。首周末四天,吸引约5.8万人次观众走进电影院,全国票房140万左右,在国产片榜上排第二。以中等偏上的放映规模,首周获得这样票房市场成绩亦算合格。

周六(623日)惊悚犯罪题材港片《跟踪》也以中等偏上规模在全国院线上映。作为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片,发行方借助电影节做宣传推广,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使《跟踪》未映先热,赚得大量人气。影片讲述了香港警察刑事情报科跟踪犯罪集团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与同类型影片不同之处是,电影最大看点是五花八门的跟踪术。只是不知何故,发行公司选择周六上片,首周末两天观众约2万多人次,票房60余万,在国产片榜上排第三位。市场表现中规中矩,没有形成观影高潮。

此外,本周还有两部在区域市场放映的国产新片,现实题材的《公仆》和《天地告白》分别在北京、上海等地放映,各收入20多万左右,进入国产片排行榜第四、五位。两部影片均属长线运作的主旋律影片,要依靠院线和影院持续宣传,留足放映时空来实现市场目标。随着“七一”来临,正好是影片进一步扩大放映规模,在“七一”前后做各种专题、主题放映的极好机会,所以下周两片应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本周国产片榜上,放映第三周的《连环局》在多部新片入市的带动下,意外实现“逆跌幅”,较上周票房上升18.5%,以160万左右成绩继续位居榜首。该片放映17天累计票房630万左右。统计本周上榜国产片,港产新片给市场带来新鲜活力,在国产片票房盘面在连续低谷中终于在本周画出了一条小阳线。与上周相比,本周国产片成绩有较大提升,观众人次和票房指标分别较上周增长了3倍左右。与去年同期国产片票房比较,表现更加优良,同比票房增长185%,观影人群增加183%

进口片榜上,《加勒比海盗3》较上周下跌34%,收入3400万左右,继续领跑排行榜。虽然《海盗》将次周跌幅控制在40%以下,但从票房绝对数看,影片的映后口碑远不及《蜘蛛侠3》。不过,两周累计8600万左右的成绩,足以使影片不带任何压力去冲击亿元票房目标。惊悚科幻片《灵魂战车》本周票房略有微升,以260万左右排名第二,累计票房2460万左右。榜上其它影片《忍者神龟》《蜘蛛侠3》《王者之心》均是延续影片,分别收入20-60万左右,不值一提。倒是有一部小范围上映的纪实纪录片《南京》显示出亮点。影片档期在7月初,本周在小范围点映,票房10余万,可见影片有不可小视的市场潜力。

综合全部上榜影片,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市场总体规模还是在一个高位上运行。与上周相比,国产片榜单上升,进口片榜回落,总体处在小幅回落上,较上周观影人次下降13.6%,票房缩水16.7%

评估分析本周电影市场,借助香港回归十周年庆,港产片开始发力逐鹿暑期档。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地已成为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回收票房的市场。那些耳熟能详的香港明星得到了内地观众的喜爱,尤其是近几年,成龙电影、周星驰作品、刘德华、梁朝伟、张曼玉、张百芝。郑秀文、杨千华等的电影一直深得内地观众青睐,许多以香港为主创作的电影,在内地票房都超过香港本地。所以,如果说前些年“与香港同步”还是一种电影营销手段的话,现在“与香港同步”就是本土电影最起码的放映规模了。本周两部香港新片给国产片市场带来了一股新鲜活力,从投入产出率考量,其表现亦算合格,其中《老港正传》带给观众的香港普通市民的生活更引起观众兴趣,所以市场反响要更好些。去年同期市场有三部新片《生死托付》《空中决战》《冷酷收获》,放映规模与本周相当,票房收入一般。今年不仅新片表现尚可,延续影片依然具有强势吸附力,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周总票房4000多万,增长77%,观影人群超过140万人次,增长59.5%.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相关新闻       (06.18-06.24)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