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北京市场评点:清明假期档 国产大片飘红(03.31-04.06)

[发布日期:2008-04-09] 来源:北京新影联  作者:管维 [字体: ]

本周迎来了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小长假“清明节档”,让进口大片搅得热闹精彩的影市迎来了几部颇具实力的国产片。本周电影票房在清明假期出现了一个小高潮,“清明档”的市场价值开始凸显。

本周的票房冠军,是周四开始上映的国产古装英雄大片《三国之见龙卸甲》。片方显然看好了清明假期电影市场的消费潜力,在三部进口大片的夹击下赫然出手,一鼓作气摘得了头筹。影片的演员阵容强大,由刘德华、Maggie Q、洪金宝领衔主演。影片讲述了三国武将赵云的戎马一生,导演李仁港借鉴了漫画的表现手法,影片中另类的人物造型和颠覆性的剧情设置,在引起巨大争议的同时,也吸引了观众一睹为快的好奇心。整体来看,《三国之见龙卸甲》具备了商业电影应有的所有娱乐元素,又挑中了不错的档期,票房冲高也就理应在预料之中。本周《三国之见龙卸甲》的市场表现活跃,力压三部进口大片,共放映1593个场次,吸引观众65596人次,获得票房212.09万元。

票房排第二、三、四名的电影是延续上映的三部进口大片,它们的成绩分别是:《史前一万年》放映2245场次,吸引观众43807人次,获得票房131.99万元;《国家宝藏2夺宝秘笈》放映1879场次,吸引观众39546人次,获得票房121.85万元;《黄金罗盘》放映1208场次,吸引观众38706人次,获得票房119.12万元。三部大片本周的票房成绩旗鼓相当,但《黄金罗盘》由于投放市场的时间较晚,又碰上了《三国之见龙卸甲》这样的强片,因此在总体票房上明显逊色于前两部影片。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密度地连续投放几部进口大片,国内的电影市场是否可以消化得了?《黄金罗盘》的市场表现乏力,没有实现其应有的票房价值,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黄石的孩子》在周四和《三国之见龙卸甲》同一天上映,经过了清明节假期之后,本周票房排行第五。《黄石的孩子》是一部中、德、澳合拍片,由周润发、杨紫琼和好莱坞新晋小生乔纳森•莱斯-迈勒斯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个西方记者亲历的中国抗日战争,表现了饱受战争摧残的人性和战争背景下无私的大爱。影片的制作班底以国外人员为主,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有西方的价值观念,其教育意义大于商业价值,与《三国之见龙卸甲》这样的商业大片所针对的目标市场不同,票房成绩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本周《黄石的孩子》共放映791个场次,吸引观众16228人次,获得票房50.58万元,在近年的中外合拍片中属较好成绩。另外,本周王小帅的柏林银熊获奖作品《左右》也于周二上映,共放映123个场次,吸引观众2211人次,获得票房5.18万元,为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赢得了一部分市场。

太平洋电影网独家专稿 谢绝一切形式转载(独家合作伙伴 搜狐网)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uhao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