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北京市场评点:《功夫之王》稳收票房 《钢铁侠》渐露锋芒(05.05-05.11)

[发布日期:2008-05-15] 来源:北京新影联  作者:管维 [字体: ]

经过五一小长假的观影高峰,本周的电影市场进入回幅调整期,观影人次和票房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而《功夫之王》和《钢铁侠》节后继续领跑电影市场。在两部重量级大片的票房角力中,《钢铁侠》锋芒渐露,以微弱优势战胜了《功夫之王》。

进口分账大片《钢铁侠》凭借不错的口碑和过硬的质量,在五一档期过后开始逐渐发力。影片在北美的同步上映获得了较高的评价,票房更是一路走高,这无疑给国内的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催化剂。本周《钢铁侠》的票房跌幅保持在10%以内,基本延续了五一档的市场走势。虽然《钢铁侠》在国内刚公映时还显陌生,无法与《功夫之王》这样的超强阵容抗衡,但经过一周的上映,《钢铁侠》已经在观众的口碑相传中积攒了一定的美誉度,加上媒体的持续报道和关注,《钢铁侠》在和《功夫之王》的较量中呈现后来者居上的姿态。本周《钢铁侠》以微弱优势荣登票房排行榜榜首,共放映3223个场次,吸引观众79602人次,获得票房253.72万元。随着影片在全球市场热度的居高不下,《钢铁侠》在国内还有较大的票房增长空间,并将和《功夫之王》一起继续领军五月影市。

成龙、李连杰联手打造的《功夫之王》让出了蝉联两周的票房王位,然而影片从五一档延伸下来的吸金效应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本周《功夫之王》的票房走势稳健,虽然相较五一档有一定程度的下跌,但在票房高峰过后,影片的市场表现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功夫之王》是国内电影人与好莱坞成熟的制片发行体系的一次深度合作,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影片上映后褒扬与诟病声并存,显然西方导演对东方文化的读解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中国观众的认同。同时取悦东西方观众是困难的,《功夫之王》从一开始瞄准的就是全球市场,强调的是影片的娱乐性,无暇顾及东方文化所独有的特质和内涵。如何让影片具有东西方文化的共通点,在挖掘这一类作品商业价值的同时,又保持住东方文化的神韵,这也是今后国内电影人在与好莱坞合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本周《功夫之王》共放映4185个场次,吸引观众76093人次,获得票房251.37万元。

本周票房排行的第三名是波兰喜剧片《盗走达芬奇》。影片在新影联院线北京和南昌地区的影院二轮上映,在两部超级大片的挤压下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盗走达芬奇》围绕达芬奇的名画《抱银鼠的女子》,展开了一连串盗贼与警察斗智斗勇的趣事,影片风格诙谐幽默,人物个性生动活泼,属同类题材影片的上乘之作。本周《盗走达芬奇》共放映363个场次,吸引观众8125人次,获得票房25.85万元,作为一部小成本制作,市场表现基本令人满意。

名次 片名       放映场次   观影人次   票房(万元)     累积票房(万元)
1   
钢铁侠      3223        79602       253.72         533.29
2   
功夫之王    4185        76093       251.37         1653.01
3   
盗走达芬奇   363         8125         25.85         88.92
4   
密码疑云     295        3188          8.81         139.33
5   
史前一万年   121         1650          3.97         755.78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uhao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