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每周市场点评:展映片精彩亮相 激情营销推陈出新(6.19-6.25)

[发布日期:2006-07-03] 来源:太平洋电影网  作者:刘嘉 [字体: ]

“优秀国产片展映活动”在本周开始进入高潮,从周一开始先后有三部新片隆重的首映式后登陆国内院线放映,十多部展映新片和每周的新片使市场节目丰富,题材类型多样保证了六月市场票房曲线平稳趋高,影市热度一直不减。

“优秀国产片展映”进入高潮在本周举行了三部国产新片全国首映式,同时借助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动国产电影的市场宣传。最新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天狗》周二在国内六城市相继上档后,周末从电影节上传来喜讯,《天狗》获得仅次于“最佳影片奖”的评委会大奖,在从746部中外影片中选出的17部参赛片中《天狗》获此殊荣,这是对影片的肯定。之前发行方对影片发行采用分账与分销放映权相结合,所以六个城市上映规模不是太大。影片获得上海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后,片方宣布连夜加洗拷贝,扩大放映规模,争取更多观众有机会看到这部电影,首映6天票房约15万左右,加上售出单拷贝放映权总收入约百万左右。目前院线和影院正趁热打铁,强化对影片的营销推广,而电影本身口碑宣传可以帮助《天狗》在慢热中有好的市场表现。周四一部公安题材影片《大道如天》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后开始全面上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启动强大宣传攻势,仅北京户外路牌广告就500多块,超过以往对商业大片的投入,首映周末票房约20余万。周五另一部以医患关系为题材的《生死托付》在首映宣传后开始陆续进入影院放映,因此本周各新片营销活动不断,宣传创意翻新成为市场一道风景线。

今年“优秀国产片展映”活动较之以往有两个特点:第一,院线和影院积极响应与务实的创新营销结合。大多数院线都根据自己市场实际确定了展映档期的主打影片。用突破重点带动其它的策略使展映与市场结合紧密,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展映重点不再仅集中在一、两部影片上,而是在不同的区域市场有不同的重点影片。如:上海联和院线,借助2005年他们在放映《任长霞》时以626万成绩拔得头筹的经验,今年对《任长霞》的姊妹篇《大道如天》信心十足,驾轻就熟,主攻《大道如天》以此带动《天狗》等影片的放映。《生死托付》的原型是广东省的医务人员,广东省的两条院线为了更好抓住社会关注热点将《生死托付》作为重头片运作,在全省开展颇有声势的放映,仅拷贝投放就有十余个。以江苏泰州市信访局局长为原型的八一厂拍摄的《情暖万家》得到江苏东方院线的青睐,东方院线大手笔买下影片全省发行放映权,以600万票房的市场目标开始全民动员的宣传营销活动。第二,展映新片发行模式灵活多样,与市场不同层面需求相适应。院线有激情的,影片发行放映就以院线运作为主,如以上院线。区域市场有条件的就以区域市场运作为主。如山西省,就是以山西电影制片厂、省电影公司、一个民营公司共同购买《生死托付》拷贝14个,影院放映与流动放映,城市与农村全面铺开一起放映。另外还有一些独立发行人在展映活动中发挥作用。天津的一个独立发行人史林川,曾在天津市成功发行了《张思德》《任长霞》,这次展映活动,他购买《生死托付》的拷贝2个,与天津银光院线联合运作。由于发行和运作模式灵活多样,保证了影片进入市场渠道畅通,制片、发行、院线和影院共同以极大激情推动优秀国产片展映活动,并争取两个效益都获丰收。

本周随档期有两部新片上映。法国空战题材片《空中决战》周四上线,影片以展示幻影2000战斗机、幻影500轰炸机、阿尔发喷气教练机、準式公务机等飞机产品给国内兵器迷提供了观看其表演的机会,深得男性观众追捧,首映周末票房300万左右,吸引约10万观众,进口片排行榜上列第四位。另一部周五上映新片《冷酷收获》放映规模较小,60余个拷贝仅在国内部分市场首轮上映,三天票房约60万左右榜上排第六。

国产片榜上,借助上海国际电影节宣传攻势,上映第二周的《伯爵夫人》升至第一位,该片本周票房增长83%左右进帐约70多万,10天累计110万左右。《左麟右李》以30多万票房榜上排名第二,影片累计票房160万左右。展映国产新片开始在市场发力,但由于统计习惯尚未收集到完整数据。

进口片榜上,上档两部新片使延续影片呈跌势,市场形成多部影片“分食”蛋糕格局。上映四周虽仍居第一的《海神号》继续下跌42%,进帐660万左右,累计票房6000万左右。《冰川世纪2》以40%左右跌幅收入600余万排第二位。17天总成绩2344万左右。数字电影《撒哈拉奇兵》顶住了新片冲击,本周排名第三位置虽无变化,但票房增长60%左右收进约400万左右票房,累计收入600万左右。《章鱼东河惊魂》开始在二轮市场收获,本周以175万左右票房居榜单第五,超过新片《冷酷收获》两倍。统计本周全部影片成绩,票房2400万左右,相比上周缩水9%左右。观影人次近90万基本稳定仅比上周少了2.5%。

本周展映新片与市场其它影片结合,市场运作有序节目丰富,基本可以满足各方面观众的需求。去年同期市场放映的暑期档首部港产大片《头文字D》,首周末即收2100万,掀起暑期档第一个高潮。与其相比,今年新片略为逊色,投放规模仅为去年同期三分之二,两相比较,本周票房下跌17%左右,但观影人群受波动较小,仅有2.9%左右缩水。(文/刘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相关新闻       (6.19-6.25)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