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大破量子危机》华丽开局,终止了电影市场连续四周的下滑。每年的11月份都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淡季”,主要原因就是这段时间处在国庆黄金周与圣诞贺岁档之间,天气由暖转冷,时阴时雨相交,广大的中小学生又是处于紧张的期中考试阶段,一般影片都不会主动选择在这期间上映,久而久之淡而又淡,造成一过国庆就企盼圣诞的到来,十一月份成了无关紧要的月份。
在影片决定市场的普遍规律作用下,上周全球同步上映的《007大破量子危机》,打破了11月份电影市场的沉闷,大有独占鳌头之势,本周乘胜追击,以75.67%的市场占有率继续领跑在市场前列。
本周无新片上市,任007畅通无阻,但市场表现并不优秀,自身也没拉出可喜的阳线,还略显微微的下滑。本周放映场次为8097场,同比上周略减1.33%;观众人次为241720人,同比上周减少8.25%;票房收入为725.91万,同比上周下滑了18.43%;本周又似乎呈现昙花一现状态,不知下周的市场座标能否稳住。
本周的票房冠军当然是独占鳌头的《007大破量子危机》,549.32万票房佳绩占到周总票房的75.67%,但不可忽略的是本周007七天的票房仅是上周五天票房的82.55%,市场走势并不坚挺,疲软的速度太快,有负于档期给予的慷慨。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市场缺少“陪跑者”没劲,犹如罗博斯参赛缺少刘翔一样,没了市场气氛。记得暑期档中《功夫熊猫》有《全民超人汉考克》“陪跑”,《赤壁》有《风云决》“陪跑”,市场热闹非凡,观众情绪高涨;二是市场的口碑欠佳,因为007系列电影已有46年历史,互联网和盗版的发达已使不少观众对过去的邦德留有深刻印象,性感加新型武器再加目不暇接的动作是其基本特点,而在本期007中,性感方面减弱到基本没有的程度,只剩下一个“舔背”的瞬间(而且还不是邦女郎),舆论的哗然降低了部分观众的“窥视欲望”,市场便出现后劲不足的迹象。
有人说《007大破量子危机》拉开了贺岁档帷幕,倒不如说是在为贺岁档影片“暖场”,没有了“陪跑”的市场竞争力强的影片,周票房排行榜的后几位只能是“老”影片了。数字3D影片《地心历险记》以78.42万周票房[牢牢占据着周票房排行榜第二的位子(占市场10.8%份额),其凭借着自身的高科技优势延续着自己的市场寿命;《通缉令》以15.86万票房排在周票房第三位;《画皮》还有10.86万周票房列排行榜第四位;《超强台风》也以10.39万票房挤进周票房排行榜五强之末;由此可见,《007》独大,但独木难支,众影片退潮,等新片救赎。
下周将有两部影片入市,一部是谢霆锋唱主角的动作片《证人》;一部是葛优领衔的喜剧片《桃花运》,都被纳入首批贺岁影片之中。其实《桃花运》的爱情喜剧样式放在11月底上映,可谓贺岁第一片,而《证人》仅仅是排在贺岁档上映,并非贺岁片内容。但一文一武闹贺岁,有“陪跑”市场就会热闹,再后一周的《硬汉》和《爱情呼叫转移2:爱情左右》也是一文一武齐上阵,观众正翘首以待,毕竟过年是件愉快的事情,喜迎新年的好心情有利于观众涌入影院共享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