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流动数字电影市场的订购总场次为36126场,较上周订购场次增加了2370场。其中公益放映影片32797场,同比上周订购场次增加了1586场,共订购公益影片172部,约占公益总片目404部的43%;商业放映影片3329场,同比上周订购场次增加了784场,共订购商业影片96部,约占商业总片目734部的13%。自
本周共有48条院线订购影片,约占已经成立143条院线的34%。根据统计,本周院线公益订购场次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北京奔小康数字电影院线(11856场),湖北恩施自治州新世纪农村数字电影院线(5530场),济南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3170场),福建省中兴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439场)和邯郸惠民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389场)。其中,北京奔小康院线本周的公益影片订购场次为11856场,共订购12部影片,全部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国产影片献映”活动的推荐影片,接下来奔小康院线还将分批次订购本次活动推荐的50部影片。值得关注的是,奔小康院线所属的农村固定数字影厅已达到1149个,其数目远远高于现有的流动放映队。进入11月份以来,北方地区天气逐渐转凉,流动露天电影的放映受到了一定影响,而农村数字电影厅配有空调等基本的供暖设备,保证了电影放映活动的正常进行。随着北京市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数字影厅建设的深入开展,北京郊区的农村观众将由此结束50多年户外观影的历史,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效果好、质量佳的数字电影。
本周院线商业放映影片的订购排行榜中,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上海东方永乐数字电影院线(2579场),江西欣荣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15场),渭南新创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00场),毕节地区禾盛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00场)和江苏新希望数字电影院线(90场)。商业影片订购大户上海东方永乐院线本周重返院线排行冠军宝座,以2579场的订购场次再掀市场波澜。上海东方永乐院线目前拥有1000多家固定电影厅——“东方百姓影院”,其庞大的放映规模与北京奔小康院线同属全国二级市场数字院线的第一阵营之列。“东方百姓影院”立足于上海社区,为上海百姓服务。在经营策略上,“东方百姓影院”坚持公益和商业相结合,其商业影片的放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大特色,而上海地区领先于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为“东方百姓影院”在商业影片市场上的开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公益放映影片《巧错结良缘》巧结硕果
本周的公益放映影片订购排行榜上,一部描写都市大龄青年假借“女友”回农村老家过年的喜剧片《巧错结良缘》巧结硕果,本周共订购1280场,以微弱优势击败公益影片王牌军《举起手来》登顶。虽然与《举起手来》的题材和内容截然不同,但《巧错结良缘》同样拥有喜剧的表现手法,它们都以喜剧性的人物和事件为核心,以娱乐观众为根本诉求。影片中农村观念与城市观念的冲突、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老年人与青年人思想的冲突是着重表现的内容,而借助喜剧化的手法,创作者将冲突带来的激烈矛盾巧妙化解,最终以两对“假恋人”互换对象、结成“真良缘”的大团圆式结局完满收场。近年来已有《租期》、《合约情人》等多部影片表现同一题材,事实已证明,在相同的题材下大多数观众更青睐拥有喜剧气质的影片。排行第二至五名的分别是《举起手来》(1276场)、《亲兄弟》(1141场)、《突发事件》(1108场)和《平原枪声》(1066场)。《亲兄弟》和《突发事件》均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国产影片献映”活动的推荐影片,得到了各数字院线的积极订购,而抗战题材影片《平原枪声》也保持了一贯的好成绩。
商业放映影片《旺角黑夜》暗露锋芒
本周的商业放映影片订购排行榜很有特点,根据统计,并列排行第四名的9部影片订购场次均为127场,而包括本周的三甲在内,排行前12名的影片订购场次几乎都是上海东方永乐院线一家在唱独角戏。可以看到,东方永乐院线本周的订购左右了整个排行榜的排名,在目前农村和二级电影商业放映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情况下,影片订购一家独大有其必然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各家院线对商业放映影片的赢利模式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问,而上海东方永乐首当其冲,为各家院线做出了积极的表率,其经验值得借鉴。例如,本周排行榜的冠军影片《旺角黑夜》即为上海东方永乐根据院线辖下闵行区的百姓要求订购,需求场次达到了214场;并列第四名的戏曲片《红楼梦》(越剧经典版)和中日合拍片《夜。上海》也体现了上海观众的地域特色。随着《赤壁》等国产商业大片登陆数字平台步伐的加快,商业放映影片的订购格局还将涌现出现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