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今天还有没有新的创新,而成为令业内更为看重的一环呢?肯定是有的。但很多发行公司现在没有在业务模式上琢磨如何做得更靠近市场。事实上,很多发行公司已经死了,死在没有驾驭市场的更大的能力上。
也许有的人不愿意承认,认为今天的发行公司不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吗?问题是这些在市场中诞生的并不一定就能在市场中真的成长起来。在暴风雨中诞生的,这的确很令人自豪。但是我们这个市场发展得太快了,我们这个产业变化得太快了。速度令一些公司成长,令一些公司衰亡。比如说,今天的市场不再是前几年的靠二三十家影院就能控制得了的市场了,就算你已经掌握了几十家影院,如果还有一二百家影院是你没能掌控的,也许你的发行能力还会遇到挑战。又比如,今天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大公司介入中小影片的发行也越来越多,中小公司的空间也会被挤压。一些已经很有发行经验的公司为什么今天几乎偃旗息鼓了呢?我们只能说,靠着惯性生存的公司,被动地受市场变化冲击的公司,路子肯定越走越窄。更大更强,更专业,更有效地控制市场的公司,才能乘势而上,在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占有市场,再领风骚。
发行是否更好做了,或者更难做了,要看你在市场上,在产业链上能够掌握住多少资源。掌握一批好片是一种资源,掌握一批影城是另一种资源。当然,掌握资源还要用好资源。两者是统一的。为着掌握一批好片,有的发行方采用了投资拍片的方式,以掌控片源。但现在我们知道即使你想投资拍片,占据产业的上游也不容易,因为回报率高的影片,大公司自然早已介入,做了庄家;回报预期不高的影片,风险就很大了。
发行公司的出路何在?市场经济两种人生存,一种是老板,一种是专家。前一种扩而大之曰投资公司,后一种可以称为专业公司。发行公司就是专业公司。转业到什么程度,你就能生存到什么程度。在今天的市场上,发好一部影片难度往往很大。难度大致在三个方面:一是营销策划,千金难买一个金点子。有的时候一个好的招数就能救活一部影片。优秀的策划公司会给你全新的可操作的发行意见,并且替你执行好它。二是媒体传播,好点子的操作流程一定少不了媒体环节,能够在市场上发行一部影片之前和中间将信息传播出去,引起观众的关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本事。三是影院执行,每一个片方在发行中都希望看到自己的片子场次、时间、宣传都能够在影院得到落实,发行公司的专业水平于此也可受到真正的考验。尤其是第三,因为没有影院的落地,再好的策划,再好的媒体宣传,也不可能产出票房。保证影院对于一部影片的重视,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是片方所最为着急的事情。从片方到影院之间的渠道能否畅通,就是一部影片上映决胜的关键。
渠道概念的提出不仅电影界如是,一切市场营销应该说都早已十分注重。如果将上述三个方面分为三种公司的话,第三种就是渠道公司。我们知道,在电影发行领域,营销策划公司早已有了,媒体传播公司也早已有了。渠道公司怎么做?也许今天真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在市场上,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影院,人们说,渠道不是已经有了吗?怎么还要提出渠道公司来呢?电影市场因为供货售货都很随意,软性的制约因素很多,保证片方与影城之间的强有力的合作,一般来说就超出了简单的发片放片关系。做渠道,就是保证渠道的畅通,保证受委托的影片在全国几百家上千家影城力有保障的上映。将发行工作落实到各家影城,落实好了,这就是发行公司的执行力到位,就是一家发行公司的专业水平所在。
正因为今天的市场已经不是昨日的市场可比,今日的影城的落地问题比之昨日难度平添很多。因此今天将发行公司打造成渠道公司的意义就一定很大。渠道公司将全国市场区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派驻负责经理,统领一地的团队,一年365天接受片方和总部的委托,做好当地媒体的宣传报道,做好当地影城的重视工作,做好票房的监督和影后的结算。在这当中,团队都能够以诚信和效益创造奇迹,影片的市场产出就一定能够不负人望。
渠道公司的能力不是别的,就是保证一部影片在市场上的落地与产出。难道在我们今天的电影产业中,不就恰恰缺乏这样的公司吗?我们知道,很多的发行公司只满足于与院线签合同,发拷贝,然后打打电话,催催片款。影院上不上,上多少场次,票价几何,媒体发的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文章,一概不知。这样的发行渠道怎么能够是畅通的呢?渠道是任何一个系统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渠道,农田就不能灌溉;没有渠道,商品就不能卖给消费者;没有电波的渠道,我们就收不到任何的信息;没有血管,就没有生物,血管就是渠道,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电影产业今天需要的就是这种发行的渠道公司。当然,做好这种渠道公司是很不容易的。但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这种渠道公司建立起来。当片方知道有这种公司,业务就根本不用发愁。好好做好它,发行就有希望,市场就有希望,中国电影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