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小帅导演,闫妮、乔任梁、于越主演的电影《我11》今天下午在成都举行了提前看片,《我11》是王小帅导演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和《青红》一样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影片讲述了原本无忧无虑的11岁小男孩,在亲眼目睹了一起“杀人事件”后不得不背负上心灵的煎熬,加上朦胧中获知了成人世界里的性事,让他身心开始发生了静悄悄的变化,体内疯长的荷尔蒙和外界的压抑环境不时发生着碰撞和爆发的故事。
影片看点
11岁的青春 懵懂的性觉醒
对于此次重拾残酷青春题材,王小帅表示要发挥影像的记录功能,“上一部《青红》讲的是八十年代初的开放和觉醒,而《我11》则重点放在少年的成长和回忆上。”王导强调,每个小男孩都是自我世界里的英雄,而片中的王憨在无意间窥视了成人世界里的性事、杀戮和纠葛之后,人生观也发生了震荡,“这个小男孩好像一夜之间就成长了”,童年也瞬间被“拔苗助长”起来。而王小帅也通过影片中充满蒸汽的浴场、雨中的湿身等场面,让小男孩开始朦胧地感受到了体内升腾起的荷尔蒙。“这不是爱,是一种来源于身体最原始的冲动让性意识初显的男孩产生了对异性窥视的欲望”
暴力升级 宣泄无处安放的青春
《我11》当中,人气偶像乔任梁饰演当地“混混”首领,成为打架斗殴的好手,一次在两派青年的混战中不幸受伤而血流满面。而更令人咂舌的是,他竟然在思想封闭的70年代幽会小女友,二人在墙边激吻的一幕被几位小男孩窥见,被他们起哄用小石块攻击。
而在片中饰演“杀人犯”的王子义则开启了《我11》的另外一条主线,他因为要给妹妹报凌辱之仇而在情急之下误杀了重要人物,成为当时“最令人恐慌的一条新闻”,人心惶惶,打乱了原来这里三点一线平淡且压抑的日子。
重回白衣飘飘的年代
《我11》是国内首部中法合拍电影,也是王小帅导演继残酷青春题材《青红》之后,又一聚焦成长状态的自传电影。《我11》以内地70年代末为背景,围绕一个11岁小男孩的童年时光展开,讲述了生活在边缘地区的一家人在面临“杀人事件”前后的故事,其中闫妮在剧中饰演11岁男孩的母亲邓美玉,是位严厉有加的典型母亲,她对儿女的训斥场景相信会让很多人有共鸣。
导演呼吁:放下脚步,梳理过去
该片是王小帅导演自传三部曲之一,“在某些细节上有我本人的烙印,我想通过这样一个电影为我们重现走过的历史,放下脚步来梳理过去。而白衬衫、红领巾、弹弓这些贯穿全片的道具更是50、60、70、80几个年代人的集体记忆符号,相信能够引起很大共鸣”。
相信能够引起共鸣的不仅是这些怀旧道具,闫妮、乔任梁、王景春等在剧中“穿越”年代的出色演绎更是将70年代末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的喜怒哀乐全景呈现出来,同时兼具“小家”和“大家”的动人情怀,让人深藏于心底的温情记忆瞬间复苏,放慢加速前进的脚步,再次感受到影像穿透时空的力量。
影评人看好王小帅《我11》 中国式回忆不可替代
面对如今好莱坞大片大肆侵袭国内市场,众多国产电影败下阵来的情况,《我11》的强势上映,也让众多影评人大赞:好莱坞电影讲述的都是美国人的故事,而《我11》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回忆,而这种中国式的回忆是不可替代的。影评人东京的乌鸦表示:《我11》拾忆了11岁那年我们都有过的点点滴滴,11岁那年,大家一起做广播体操,为了新衣服而被妈妈责骂,和伙伴一起在河水边嬉戏等等童年往事涌现心头,既青春又残酷,既真实又感同身受。
《我11》掀起怀旧潮 惹影迷晒儿时玩具
尽管电影还没上映,但《我11》已经在网上掀起一股怀旧风潮,网友们纷纷在网上“晒”出自己儿时的玩具、老照片,讲述童年的记忆。而淘宝网等推出的一系列“怀旧商品”也大获热销,如红袖章、发条青蛙、鸡毛毽子、回力运动鞋、两条杠的小学中队长袖章……有网友发微博说:“《我11》让我想起小时候,爸爸骑着二八自行车,我坐在前杠上啃着他买给我的烤红薯的场景,那种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我11》国外备受关注 电影节上频获奖
早在电影开拍之前,《我11》就因王小帅在国外的高知名度而备受关注。而在2007年的釜山电影节上,《我11》顺利拿下“PPP计划”的最高奖“釜山大奖”,获得2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此后在2009年的瑞士洛迦诺电影节上,《我十一》又获得过5万瑞士法郎的制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