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小时代》成都媒体综合报道

郭敬明:我没想征服所有观众——成都日报

[发布日期:2013-06-30] 来源:  作者: [字体: ]

整个电影就是一个青春梦想,希望年轻观众一路有梦。有些人不喜欢这种风格没问题,你不想看就不看,但你不能因为你不看就断定这是烂片,这对我们的电影不公平。”对于影片超多静态特写和画外音,郭敬明坦言这是自己的个人风格,“我本来就喜欢静态的东西,这就是我的个人风格,画外音也是遵循原著。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审美,我不会去变成其他导演,我不想一味迎合别人口味而失去自己。”郭敬明表示,自己非常期待把《小时代》系列拍完,“我们已经打开一扇成长的大门,我也很期待她们如何面对未来。”

论战需冷静 创作请多鼓励

小时代》周末排片场次已占50%以上,与票房飘红交相辉映的是巨大的争议,甚至引发70后、80后与90后观众的网络大对峙。对于微博大V与观众粉丝的激烈论战,郭敬明感慨:“对电影的喜恶,你的天堂可能就是我的地狱,不要用自己的审美去绑架观众。就像我自己喜欢吃麻辣烫,你喜欢吃牛排,不同的趣味没有必要贬低。”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郭敬明称自己这几天忙于巡回宣传,身处风暴中心反而不知风暴外围的凶猛,但“一部电影能够成为现象,引发足够讨论,就说明有值得讨论的地方,证明了这部电影的价值。”他也呼吁宽容,并请论战者关注电影本身,“就像电影中的那两个长镜头,写剧本时候都没有,是我去看场地时想到的,拍的时候就很兴奋。我想告诉大家,我们不是随便玩票,我希望大家看到我们的努力。你的鼓励会给我们信心,你的批评我们会加以修正,但你的恶意会带来伤害,希望大家都客观冷静地看待这部电影。”

本报记者 卫昕 摄影 朱大勇

导演大V炮轰 粉丝力挺

微博围观小时代大讨论

安晓芬(影片制片人):我们只是拍了一部让孩子们喜欢的电影,却让那些有话语权的大V们肆无忌惮地诋毁。孩子们没那么复杂,里面有他们喜欢的演员、喜欢的音乐、喜欢的画面就够了,一部电影而已,用不着这样声嘶力竭。

高群书(导演):偶像和老板们联合起来赚粉丝的钱,没问题,很好,但要拿出真正物有所值的东西,要让粉丝无论辛苦挣的钱还是从辛苦的父母手里要来的钱花得值,不能利用粉丝年少狂热对偶像无限崇拜,就心安理得地去恶意引导消费。孩子们幼稚,大人们也别太老谋深算装傻。

何平(导演):是否观众的选择就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动力?评说电影是个人行为,不必强加使命感,真正的动力来源于对价值观的需求。

贾樟柯(导演):法国规定一部影片在任何一个影院的排厅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也不能超过该电影院总场次三分之一。这是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考虑做出的硬性规定。市场经济不等于没有约束,不等于经营者可以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

一些作品艺术评价不高,但大众喜爱。一些作品艺术评价高,但大众不亲近。这是一个不必纠结的问题,因为人类社会在艺术教育、文化资源分享、经济收入等方面一直存在着“分配不公”的情况。一个没机会获得艺术阅历的观众,在黄昏沙滩椰林的摄影图片和弗洛伊德的绘画面前,选择前者没什么错。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xlww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