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广州日报6月12日报道 (记者/王振国)《饥饿游戏》3月在北美上映至今,票房收入超过了4亿美元,成为本年度目前为止唯一能够媲美《复仇者联盟》的超级票房炸弹。该片将于6月14日引进内地上映,昨日在广州举行试片,收到的反响却一般。
情节拖沓毫无悬念
“《饥饿游戏》凑合看还行,紧张愉快中度过3小时。”昨日试片后有女观众如此评论《饥饿游戏》。
在帕纳姆国,“饥饿游戏”是一场被国会区公民视为古罗马人兽斗那样的狂欢节目,但在背后,统治阶级举办这个残忍的真人秀的目的,却是为了体现他们对12辖区的霸权,同时,也是恐吓饥饿民众的手段,令他们在恐惧中不敢轻举妄动。整个游戏的进程、24位参赛选手的一举一动和性命都在统治阶级的掌握之中。
可惜的是,影片对于这个主题点到即止,更多的戏份被用来展示凯妮丝·艾维丁如何逐一击败其余对手,展示她的神奇的箭术。加上影片后半段节奏拖沓,每一场动作场面之后都紧跟着来一段抒情片段。在最后决战来临之前,“24位选手谁能活下来最后胜出”对观众来说已经毫无悬念,也不再为主角揪心、紧张——她肯定不会失败。面对拖沓的节奏,试片观众甚至开始对角色品头论足。
“娱乐至死”反思力度不够
真人秀娱乐节目被片中专政政府用来恐吓饥饿的民众,残酷的游戏规则却平息不了爱自由的民众的反抗,《饥饿游戏》对当下社会“娱乐至死”氛围有所讽刺,却点到即止。
有观众表示,《饥饿游戏》在这个主题上带给观众的震撼、反思的力度都比不上去年那部猩猩奋起反击争取自由的《猩球崛起》。
剧透:猎杀真人秀
北美票房榜四连冠影片《饥饿游戏》是一个好产品,剧情设置话题多多,却不是一部好电影。
它的故事发生在血腥原始的未来,每一年,帕纳姆国的都城“国会区”都以抽签的形式,强制12个辖区各派出一名少男和一名少女作为贡品参加饥饿游戏,旗号是鼓励荣耀和牺牲精神,实质是以此威胁、告诫国民顺从统治,不要再像从前那样掀起毁灭性的战争。这场生与死的角逐会在全国电视直播,24位参赛选手为了个人的生存奋斗,必须在荒野森林中相互拼杀、争取补给食物,直到最后一名幸存者。
作为女主角,凯妮丝·艾维丁的父亲在矿难中丧命,凭一己之力抚养母亲和妹妹,有高超的箭术和狩猎技巧,她自愿代替被选中的妹妹普利姆参加饥饿游戏。她和皮塔·莫拉克代表第12区参赛,从导师那里他们获得了胜出的秘诀:演技最重要,演技甚至比生存能力、搏击技巧更重要,因为,你在这档娱乐节目中建立的形象越得人心,你就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赞助商也会提供更多的补给。关系暧昧的凯妮丝和皮塔对外宣称了他们的情侣关系,以求获得观众的同情,但距离获得最后的胜利还很遥远,其他选手中有几位高手组成了猎杀团队,成为他们最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