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大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本周,这首传唱了50年的经典童谣又在电影院里回响。随着暑期的到来,少儿观众终于在电影院里看到了国产动画大片。
作为上世纪50年代经典的儿童舞台剧,《马兰花》早已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印记。如今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创作者对经典进行了改编,原作中故事的核心是勤劳勇敢与懒惰怯懦的对立,而新作中则以环保、生存、和谐作为大背景。原作中的老猫由十恶不赦的坏蛋变成了被坏人利用的角色,而新设置的反角藤妖,也加强了戏剧冲突。
这部动画片故事定位于低幼儿童,但选择明星配音阵容又主打成人观众市场。看过影片,尤其是家长观众也许会觉得该片是“说”得比“唱”得好。一部动画片最大的看点却是在配音演员的身上,这也许是种尴尬。其中,林志玲用其独特的“娃娃音”诠释贪财的大兰一角非常到位,而小巨人姚明浑厚的声音的确很适合马兰老爹这一角色,不仅同林志玲的嗲音相映成趣,更是多次借着插科打诨的机会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喜剧感,让人忍俊不禁。有些遗憾的是,本来最让人期待的海派清口周立波却没有多少出彩之处,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周立波所配的老猫戏份不多,台词太少;另一方面,普通话确实也发挥不出周立波海派清口的幽默感。值得一提的还有久违的李扬,在片中观众还会听到那熟悉而久违的“唐老鸭”的声音。
从《宝莲灯》、《风云诀》开始,国产动画开始复苏,至《喜洋洋和灰太郎》达到了一个高潮,国产动画片用真金白银的票房赢得了一度失去的儿童观众市场。不过截至目前,这还仅仅体现于票房的高峰,就影片制作水准和创意故事而言,还显得比较“低幼”。国产动画片要想像迪斯尼那样全球风靡,除了技术制作水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转换思路,从“低幼”起步,达到“老少皆宜”,打造真正的家庭娱乐电影。
本报记者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