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专访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中国电影誓超美片

[发布日期:2009-02-19] 来源:腾讯娱乐  作者: [字体: ]

专访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中国电影誓超美片
韩三平捧起2008年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的奖杯。

韩氏影梦 之 行业观察

“我不敢断言经济萧条电影产业必然发展,也不敢说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电影必然高速发展,但是从现在来看,电影产业并未因经济危机带来丝毫的影响,未来的一年也不会,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广阔。”

镜头外 2008年的发展速度超出预估

新京报:1929年的经济萧条成就了好莱坞电影,而去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电影产业的发展势头不减反升,您认为此次的金融危机是否也会成就中国电影?

韩三平: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非但不减,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发展速度,今年1月份的增长率达到了29%,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我觉得这是中国长期经济改革的一个成就的表现。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的确带来了好莱坞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人们是有一种梦幻心态的,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希望能在电影院度过的两个小时里感受一种梦幻的实现或者情绪的宣泄,而且消费成本很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电影反而迎来了一个好的发展时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被市场所验证。

我做过的电影应该说很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都没有估计到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会有这么快,《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能够达到8000万票房,《疯狂的赛车》1000万的成本能够达到9000万票房,没有什么大明星和大制作,这些都出乎我的意料。由于票房好,因此有人愿意投资电影、兴建电影院,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我不敢断言经济萧条电影产业必然发展,也不敢说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电影必然高速发展,但是从现在来看,电影产业并未因经济危机而受到影响,未来的一年也不会,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广阔。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经济萧条的确会带给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产业高速的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来发展壮大。

“就像办报纸也要依靠大量的广告一样,为什么电影里植入一点就大惊小怪的?既然是产业,收入最大化就是合理的,是道德的。”

镜头内电影里插广告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新京报:近年《赤壁》、《投名状》等国产大片都是多家电影公司共同合作,您如何看待资源整合在国产电影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韩三平:制片和放映这两个环节是固定的,资源整合最重要的是中间包括营销、宣传、推广等等这些环节。现在这些中间环节空前活跃,如果说这些公司不仅是在完成它的业绩,同时也与影片的票房有直接的利益关系,那他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会被更好的调动和发挥出来。这其实也是一个分配原则,一个企业从董事长到员工跟这个企业的命运捆到一块,公司也是一样,比如《赤壁》的众多投资公司都会挖空心思调动一切资源把票房做好,海外销售也是一样,因为他们是与我们共同分账共担风险的,做好了就会有利润,是一种利益驱动。

还有一种意义上的资源整合就是物质产品和植入广告进入到电影制作业,这个在美国的市场非常大,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经营手段,就像办报纸也要依靠大量的广告一样,为什么电影里植入一点就大惊小怪的?既然是产业,收入最大化就是合理的,是道德的。市场的最高道德准则就是买家想低买,卖家想高卖,反过来就不对了。我们一直说市场改革首先要观念改革,这就是一种具体的表现,这些手段是无可厚非的。不过电影是有自身的特殊性的,因为它还要有一定的艺术含量,但是它的属性首先是产品,其次才是艺术产品。当然如何把电影本体和这些植入的产品融合得更巧妙,更天衣无缝,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看现状 观众看电影是花钱买痛快

“观众对中国电影总是不满意是应该的,你们对服装满意吗?化妆品满意吗?住房满意吗?我相信都不满意,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不满意非常正常,恰恰是在不断解决让观众满意的问题的同时,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新京报:您怎么看待观众对国产片依然的不满意?

韩三平:就像买东西一样,观众看电影也是要花钱买舒服,所以电影必须要让观众感到愉悦,如果你在心理和生理上给观众带来一种不痛快,观众也不会买账,所以一定要拍观众爱看的电影,而不是晦涩的、沉闷的、甚至是肮脏的电影。从另一个角度讲,观众对中国电影总是不满意是应该的,你们对服装满意吗?化妆品满意吗?住房满意吗?我相信都不满意,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不满意非常正常,恰恰是在不断解决让观众满意的问题的同时,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我们现在没人看的国产片多着呢,你必须要去研究观众的心理。什么类型的影片都有成功的案例,大制作的不用说,“石头”、“赛车”、《十全九美》、“喜洋洋”等不同类型和投资成本的影片都提供了成功的样板,你再不行就是你能力或者观念的问题,不能责怪谁。而在艺术上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说获奖,获奖的因素太多了,我曾经讲过这个观点:获奖是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手段,而不是根本,根本是票房,是产业收入。毛主席说的,要抓主要矛盾,一定要把产业发展的基础建立在丰厚的票房收入或者观影人次上。

这应该是全行业要做的事,包括媒体的宣传,否则你们就只能评论美国电影去了。开句难听的玩笑,我可是中影集团董事长,你能采访到我是因为我们都在中国,我们都是要靠中国电影的,你去采访迪斯尼公司的董事长试试看,门儿都没有。所以舆论界新闻界不能窝里斗,当然我们并不是拒绝批评,但是有些从业人员的心态有问题,中国电影和导演骂得多,美国电影和导演骂得少,崇洋媚外,这就是目前评论界的一个状态。我不相信美国电影就没有什么值得骂的,国外明星一来中国新闻界就没有一丝的批评,我只能说这不成熟。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全行业的配合,前途无量。

谈未来 合拍片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宁浩的新片《无人区》是我们跟福克斯公司共同投资的。福克斯主动找我来谈投资这部电影,开始我对他们的加入是不同意的,宁浩电影本来就赚钱,凭什么让你也来分这块蛋糕啊,不过他们承诺海外会发行得更好,全球分账。”

新京报:中国电影近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与境外合作合拍片,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我们在这其中担任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韩三平:跟境外合作现在也在发生着很重要的变化,开始以以我为主的方式合作。中影集团今年已经与好莱坞的一些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会与威尔·史密斯在五六月份合拍《功夫小子》,也在与基努·里维斯本人商量拍《太极虎》等,这是在合拍片方面,我们看到的一个很好的现象。

我们马上要公布一个消息,宁浩的新片《无人区》是我们跟福克斯公司共同投资的。福克斯高层主动找我来谈投资这部电影,导演、故事、演员都是我们的,成本也不高,也就二三百万美元而已,开始我对他们的加入是不同意的,宁浩的电影本来就赚钱,凭什么让你也来分这块蛋糕啊,不过后来他们也说服了我,他们承诺海外会发行得更好,他们发行海外我们发行国内,全球分账。不过他们只会投20%的份额,我们会占大股份,因为我们要牢牢控制中国电影。美国如此大的电影公司主动提出投资中国电影,提出与中国电影产业合作,这说明中国电影现在强大了。

脚踏实地 中国电影会超过美国电影

“这就是一种情怀,当然我们要实实在在一步一步地做。还是毛主席那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京报:中影集团一直被视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龙头”,仅去年制作发行的影片就占到了整个市场份额的50%以上。您作为中影集团的领导者,“龙头老大”这个位置好坐吗?

韩三平:很不好坐(笑)。因为我们有几个核心的矛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票房和口碑的矛盾、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矛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矛盾、国产影片和进口影片的矛盾、高速增长的制片成本和相对不太高速增长的票房的矛盾,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各个行业都不好做,都需发挥出你的全部聪明才智才能成功,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只要我们付出努力,中国电影产业必然发展,这是一个历史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我这真不是说大话,说空话,中国电影能够发展到今天十分不易,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把基点建立在发展本土产业事业基础上,这是我的一个很强烈的感受,不能仅仅是没用的抱怨。而且必须要有一种情怀来做你面对的事业,我不相信中国电影不能超过美国电影,这就是一种情怀,当然我们要实实在在一步一步地做。还是毛主席那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