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暖流——观电影《第一书记》随感

[发布日期:2010-10-18] 来源:安徽新闻  作者: [字体: ]

主旋律电影,靠什么打动观众?笔者以为,是影片人物内在的品格和精神力量,是人物在生活细节和内心深处迸发的人性色彩。观赏完电影《第一书记》,犹如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人性的回归和精神的复苏,再一次通过影片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互动和情感的回荡。

《第一书记》避开了光辉完美塑造人物的模式,重在质朴、真诚与善良的刻画。影片一开始将年仅45岁的沈浩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的场景隆重推出……开场悬念吸引了观众目光,凸现了沈浩甘当人民公仆的风范和精神。突出了“质朴”与 “真诚”这一影片的“核心”与 “要领”。结尾荡气回肠的歌曲,也较好地表达了这一主题。首尾呼应,意境悠远。

许多主旋律的影片,喜欢在外表形式上宣扬“铁面无私”的正面典型,多有脸谱化的倾向。《第一书记》从官场失意的小人物身上寻找切入点,深度剖析沈浩从起初喜好和贪图“小岗”之名,到真正扎根小岗并为之付出。在复杂的矛盾心理中刻画人物,才真实可信,人性光芒才显出骨气与正气,品格和精神才升华到无私的境地。

笔者以为,要塑造人性化的宣传典型,不是教条地找几条先进事迹,关键是认清人性和大爱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大爱的前提和基础,人性的张扬就会缺失方向与目标。电影《第一书记》有诸多感人细节:村民第三次摁下红手印,是为了挽留沈浩,第四次摁下红手印,是想把沈浩的骨灰留在小岗村;沈浩因秉公执法被不明事理之人打得鼻青脸肿;沈浩书记为吴大娘迁坟事件道歉,亲自披麻戴孝为吴大娘儿子上坟;沈浩的女儿最后一次为逝去的父亲举办专场音乐会……无数次爱的举动,扣动了观众的心曲;无数次爱的奉献,震撼了观众的心灵。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xlww
相关新闻       第一书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