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张立东)女儿爱弹钢琴但是昂贵的钢琴又不敢问津,怎么办?钢铁厂的下岗工人陈桂林“异想天开”,召集工友用钢铁为自己的女儿打造了一架钢琴,并弹出了暖暖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东京电影节影帝王千源与金马奖影后秦海璐联袂主演的喜剧电影《钢的琴》7月15日将在省内各大院线上映。7月14日,在太平洋院线组织的媒体看片会上,这架“钢的琴”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

《钢的琴》电影背景虽在东北工业城市,工厂、烟囱、机器、灰扑扑的场景,却拍出了诗意盎然的境界。为了让女儿留在身边,王千源饰演的父亲陈桂林吹响了“造钢琴”集结号,将身边的一群落魄兄弟召集起来献计献策,依样画葫芦。没有技术、不懂钢琴、没有材料、没有报酬,这些困难在他们“敢想敢干”的朴素信念下不攻自破。从零开始的造琴过程,集中展现了陈桂林与他的兄弟们面对艰辛生活的乐观态度,生活中的乐趣风采不减,幽默里透出追求尊严的气势。

影片全片笑点密集,看点颇多。导演张猛着力通过摄影机的运动配合精彩台词,而非简单的小品式的对白设置笑点。影片对亲情、爱情、友情的动人刻画,最终营造了笑到感动,感动到笑的观影乐趣。再加上穿插在影片中的大量音乐,使得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中国式感动与幽默。
王千源在戏中贴近上世纪90年代的造型以及他不留痕迹的表演风格完整地塑造了一个真实而特别的父亲形象,他带有超越常规的黑色幽默的表演,让整个影片拥有温暖的质感。虽然故事讲诉的年代环境艰辛,物质相对缺乏,但陈桂林下岗后自谋生计组建乐队为婚丧嫁娶吹拉弹唱,他充满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将平凡无奇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充满快乐与激情。当看到陈桂林与女儿、工友在工厂里热火朝天地铸造钢琴的时候,可以让人看到生活中的温情暖暖。

该片令秦海璐首夺内地影后,更让王千源接连斩获两项A类国际电影节影帝,几乎成为2011年国产片最强演技之作。两位实力派演员虽是首次合作,但演起恋人来“遍地是火花”。这段最终“私奔”的爱情百转千回,在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烘托下,更令人动容。这对情侣所表达的真实幽默的情感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而其他演员看似“疯狂”的混搭,唤起了人们对亲情、爱情、友情的回忆与共鸣。
极具中国味的生活风情也使《钢的琴》获奖无数,该片夺得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最佳男演员奖”,第三届悉尼中国电影节“评委会特别推荐奖”,第28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电影奖”等多项国际电影节大奖,被誉为“具有独特喜剧风格的中国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