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高考1977》明年公映 孙海英高考数学分超低

[发布日期:2009-03-1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字体: ]

1977年恢复高考,成为一代人心目中难以磨灭的记忆。今年,上影集团斥资2000万打造“民生史诗”——拍摄电影《高考•1977》,纪念这一场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史上空前绝后的高考。在黑龙江拍摄了数月之后,《高考•1977》近日转景来到上海,并于昨日首次向媒体开放探班。在车墩片场,记者见到该片的导演江海洋,作为北电78届的“第五代”导演,他是那场高考的亲历者。而主演孙海英、王学兵、周显欣也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高考记忆。据悉,该片预计明年3月上映。

缘起感恩:命运转折点一代人的记忆

19771210,改变一代人命运的高考在这一天复苏。导演江海洋在剧本中写道:“沉睡了11年的民族苏醒了。”1000多万人参加考试,最后录取41万多人,更特殊的是,参加考试的人年龄参差不齐,甚至有父子同进考场,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绝无仅有的考试。在30年后重温这段历史,重新审视“1977年那场高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上影集团筹拍《高考•1977》,用了一年时间邀请众多创作人员以“高考•1977为题进行自由创作,集团对前十稿剧本进行反复研究、讨论、修改后,最终采纳了北京电影学院78届导演系江海洋的故事。片方将《高考•1977》的主旨概括为十个字:挣扎与梦想,苦难与光荣。江海洋说,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恢复高考把知识还给了中国,还给了年轻人。我们这代人是真的从心底里感恩,现在已经过去30年了,如果我们这代人不拍,再后来的人都不是这件事的亲身经历者,就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感觉,会很遗憾。”

故事动人:挣扎与梦想苦难与光荣

影片以“恢复高考”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叙述了在黑龙江插队落户八年的知青如何排除万难,冒死赶考,继而改变命运的故事。着重刻画了农场场长老迟(孙海英饰),与北京知青潘志友(王学兵饰),女知青陈琼(周显欣饰)等人,在恢复高考这个事件到来时的所作所想。老迟原本掌握着推荐知青念大学的特权,在他选定潘志友做自己的接班人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潘志友的女友、出身“历史反革命”家庭的陈琼送离农场。但老迟的计划被突然恢复的高考报考制度打破。农场里困守了八年的知青们开始拼命复习,人人都希望借着这个机会,回到原本属于他们的都市生活。

据悉,影片开场部分将采用早年记录邓小平的一组珍贵新闻资料镜头。而这段影像暗合的正是影片开头中,知青们见到高举改革大旗的邓小平时,心中泛起的种种波澜。而全片的结束,选择在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千万学子参加高考的瞬间。

市场看好:院线很认可观众有共鸣

《高考•1977》原本一直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冒雪拍摄。当地寒冷的天气让毫无准备的剧组措手不及,于是转景上海,在摄影棚内还原东北的部分场景。“在那边,摄影机冻得开不了机,室内温度比人体温度低太多,演员说台词时呵气成雾,拍戏的时候感觉满屋子都是抽烟的人。”为此,所有演员说台词前都必须含冰块,降低口腔温度。而在探班现场,记者意外发现国内四大院线的负责人。据悉,他们来探班,也是对这部电影进行一个市场评估。院线相关人士认为,这部片子既是一部主流影片也具有市场号召力,影片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能够引起一代人的共鸣。据悉,该片在东北拍摄时,就曾有当地群众演员对着监视器的回放不住流泪。而片方也从今日起向社会征集1977年首批参加高考并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们的入学照片。片方希望在后期制作时,将这些普通人的照片组成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凝固一代人的记忆。

三代人的高考回忆

孙海英:当年高考数学只考了9

虽然在片中饰演的是对高考有抵触情绪的农场场长,但孙海英本人却是一直怀着一个大学梦,“我一直想考大学,但是那时候已经是个角儿了,有汇演任务,团里不让我考。领导对我说,‘你自己已经是‘大学老师’了,还考什么?’”

不过孙海英还是走进了高考考场:“1977年我参加了高考,不过因为平时要工作,只有半个月准备时间,所以成绩啊挺可笑的。中文最高,59分,历史39分、政治19分,数学最低,只有9分,都没及格呢。”没有机会上大学,也是孙海英的一大遗憾。

江海洋:高考改变了“第五代”命运

江海洋参加高考时23岁,初中没读完就遇到了停课。他感慨地说:“我们经历了想读书而读不到的时代,大家对知识非常渴望,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就像是人生看到了曙光。如果说我们和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不同,我想最大的也许就是对自己负责。”

而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则是偶然,他报考的初衷只是想读书。他说,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演员,他本来也想报考表演系,但父亲说他长得没特点,又太理性,而报考导演系则有年龄优势。入校后,江海洋担任了班里的团支部书记,陈凯歌是班长,田壮壮是党小组组长,张艺谋则在摄影系,这帮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日后成为蜚声国际影坛的“第五代”。江海洋感慨:“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们这批人的命运完全无法想象,当时陈凯歌还是北影印刷厂的工人,张艺谋还在国棉厂。”

据他回忆,读书时陈凯歌和张艺谋就令人印象深刻。“陈凯歌那时候看问题就很大气,英语好,诗词和古代历史都很好。而张艺谋虽然和我们不同系,但和我们很熟。他能走到今天绝不是偶然的。我记得那时候他就在床底下放了一个铁铸的摄影机,没事的时候就端着这个很沉的家伙在屋里走位。他告诉我,这样练,真拍的时候手才不会抖。还有件事我印象很深,有一次他突然找我,说看了个小说想改编成电影,叫我参谋参谋。我挺惊讶的,心想他不是学摄影的嘛?他很有想法,知道自己追求什么。”

王学兵周显欣:道路选择多,心态很轻松

在片中,王学兵扮演的连长参加高考答了卷,但没有交,选择了留在东北。而王学兵本人则是考取了上戏。他说:“我们的高考肯定和1977年不一样,可能唯一相同的是心情,既期待又有些害怕。现在你可以选择的路很多。”

而有“小巩俐”之称的周显欣对高考的记忆也很轻松,她不仅是医科大学的学士,还是戏剧学院的硕士。她说,自己1996年高考的时候心态很轻松。“考试前一天我就不看书了,洗个澡早早睡了,第二天考了又洗了个澡,就是因为心态好,所以考得也很好。” 本组稿件由本报特派记者卫昕上海报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uhao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