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上海市场评点:电影市场恢复常态 《蜘蛛侠3》依然称霸(05.07-05.13)

[发布日期:2007-05-21] 来源:上海联和院线  作者:吴鹤沪 [字体: ]

携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的《蜘蛛侠3》,把五一黄金周织成了一张蜘蛛网,这张网几乎遍布全球,创下了无数个历史纪录:北美首映票房之最、单日单片票房之最、107个国家和地区的首周票房疯狂斩获2.27亿美元,超越了去年同一片方自己的巨片《达芬奇密码》创下的最高国际票房。也使我们院线的五一黄金周票房首破千万大关,超过了国庆和春节的市场。

与往日节后一样,电影市场在本周迅速恢复了常态,放映场次为6222场,同比上周减少16.72%;观众人次为177917人,同比上周速减48.87%;票房收入为591.85万,同比上周锐减47.62%。表面看三项业务指标降幅较大,但这种降幅并不说明市场低迷和下滑,而是一种恢复,恢复到常态之中,是完全正常的现象。

与上周一样,本周的票房冠军毫无悬念地落在《蜘蛛侠3》身上,本周以497.75万佳绩占周总票房84.1%,这是一种市场惯性,票房的下滑将是缓慢的,除非紧跟其后的又是一部社会影响力极强的大片。《蜘蛛侠3》的市场暴热,延续了类似《黄金甲》一样的社会现象——口碑褒贬不一、票房一路飙升。褒者认为大投资、好故事、精特技,不能不看;贬者认为影片太长、情节不清、特技老套。正是社会上产生了这种现象,带着问号自有主见的人纷纷走进影院,不管观后评价如何,前提都是掏出了自己的钱,为该片的票房自觉地做了“增砖添瓦”的工作。也有人鸣不平,认为《蜘蛛侠3》抢了国产影片的饭碗,是一种文化侵略,看来是言之过重了。这几年的贺岁档期,国产影片《功夫》、《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都曾称霸市场,也有进口影片商微词不断,难道也要扣上一顶“民族主义”的帽子吗?其实,正常的电影观众对电影只有“好看”、“不好看”之分,并无“进口”与“国产”的思维定式。由于国产片与进口片(特别是进口大片)之间广义上笼统存在的差距,造成少部分人有崇洋媚外的观影心态。我们在要求国产影片不断提高质量,拍得更“好看”些的同时,也希望观众不要“偏食”,吃得“杂”些有利健康,看得“多”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观影水平。

排名周票房第二位的仍然是《生死狙击》,周票房为23.57万,占周总票房3.98%,与其他影片相比较,《生死狙击》已上映第四周,其总票房也刚过200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头上带着中影大片的帽子。但与《蜘蛛侠3》的周票房相比较,中间竟有21倍的距离,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中美合拍的影片《红美丽》,以周票房14.63万占周总票房2.47%,排在周票房的第三位,其在院线内的总票房已突破50万,并没有被《蜘蛛侠3》压得喘不过气来,与《蜘蛛侠3》上映前的市场表现基本类同,也说明即使是“小众电影”,也会有细水长流的机会。从场均人次的角度来看,《红美丽》和《蜘蛛侠3》的情况不分上下,没有出现悬殊的落差,这也说明投放市场的拷贝量和影院放映的时空占有,基本上还是合理的。

同样已上映四周的另一部大片《人生遥控器》,本周只拿到10.73万票房,仅占周总票房1.81%,排在周票房排行第四位。同一天上映的分帐大片,为什么《人生遥控器》没能与《生死狙击》平起平坐呢,甚至还遭到是否称得上“大片”质疑呢,原因就是观众的选择和口碑,至今《人生遥控器》的总票房也只是《生死狙击》的一半。

本周只有一部新片上映,但市场反响无声无息,那就是恐怖悬疑片《异冢》,首周上映三天只拿到6.68万票房,占周总票房的份额只有1.13%,恐怖片也缺少追捧者,市场的口味又在变了,会不会也感到档期“生不逢时”,倒霉与《蜘蛛侠3》十天后相撞了,落到周票房排行“副班长”的位子上。

电影市场恢复常态,但也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近来股市火爆,上海日入股人数为20万之多,已有700亿储蓄从银行转向股市,影响到车市以及需付巨额押金的境外旅游业,饭店、浴场因此人头攒动,聚在一起的人话不离股市行情,连和尚也加盟其间,难怪员工上班偷看电脑股指影响工作的也多了,这种“全民性”的社会动向是否也会影响到电影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uhao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