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旋风九日》“邓旋风”背后如此惊心动魄!

[发布日期:2015-05-01]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作者: [字体: ]

  邀请美国政坛“大佬”出镜

  《旋风九日》从2010年11月就开始筹备。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剧组远赴美国实景拍摄,并邀请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美国政坛“大佬”出镜。

  “担任‘先遣部队’的工作人员曾多次受挫,剧组只能和不同的机构反复沟通。”导演傅红星对拍摄的艰辛记忆犹新。

  在邓小平访美期间,美国各大媒体进行了多天连续报道,美国政府甚至特地租用了两架大型客机供记者们追随邓小平行程。尽管媒体报道大规模,但仍有些行程相对保密。像邓小平参观休斯敦航天中心的时候大多数记者就未能进入,只有少数记者得以跟随采访。美国的电视台独家记录下一段邓小平在橱窗前观摩飞行器模型的影像视频,而这段视频此前从未公开过。“我们特别想要这些。”为了让电影内容更加丰富,剧组通过政府、华人团体、媒体等渠道,想方设法拿到很多珍贵资料,其中就包括美国三大电视台的一些独家视频。为此,剧组付出不菲:最贵的影像250美元一秒,剧组就买了40分钟。这些资料弥足珍贵,就连邓小平的家人都没有见过。

  除了历史资料,剧组还需要回访人物,其中就包括美国的政坛“大佬”们。

  傅红星告诉记者,能够邀请到他们出镜比邀请好莱坞巨星艰难百倍,除了要提前半年开始申请外,所有的拍摄流程都要审核。受访者年纪大也是现实问题,卡特、基辛格、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都是90出头的老人了。

  傅红星在17年前拍《周恩来外交风云》时,拍摄过基辛格,因此这次邀请他时,颇为顺利。他原本答应2014年4月给剧组20分钟的拍摄时间,但剧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交流时间。在多方协商后,采访推迟到了7月。然而就在约定时间即将到来时,剧组接到通知说基辛格正在接受心脏搭桥手术。“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傅红星和团队一直没有放弃,一直等到12月份,基辛格康复了,才开始进行拍摄。

  当然也有遗憾,当年参与签订中美科技协定的美国前能源部长施莱辛格,2013年下半年时曾表示愿意接受《旋风九日》的采访,不幸的是2014年4月剧组出发去美国的前夕他却去世了。

  电影篇】

  90后塑造全新“邓爷爷”

  电影《旋风九日》的叙事方式新奇巧妙,除了将影像资料和真人采访相结合,还大胆使用了许多轻松活泼的动画元素,邓小平的动画形象在电影中首次出现更是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

  傅红星最早想到结合动漫形象,灵感来源于1978年和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两次用了邓小平的漫画像做封面。“因为政治、外交都很严肃,这部影片如果全部都很严肃就没办法看了。我们本来就想讲述外交背后的故事,想反映邓小平的幽默、善良、慈祥、机智与勇敢,也想吸引年轻观众。”傅红星说。“我一开始非常不能理解用动漫形式来呈现。动漫的制作是我和导演争议最大的地方,我们几乎从头吵到尾。因为这部电影从找资料开始,难度已经非常大了。如果再加上动漫,难度就更大。”制片人吕木子透露,幸好动漫形象先得到邓小平家人的认可,又得到观众的喜爱,她才松了一口气。

  动漫原创者朱宇辰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在校研究生,这位90后今年才24岁。朱宇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把握邓小平的动漫形象,他看了很多邓小平的传记,也看了导演搜集回来的资料。

  朱宇辰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的照片为素材,创作了三款邓小平的动漫形象。“第一款比较严肃,第二款比较和蔼,第三款比较卡通,最终大家看到的是第二款,比较和蔼可亲,一脸慈祥的‘邓爷爷’。”

  朱宇辰和导演反复沟通,根据内容在片中制作了不同种类的动漫:在中国发生的故事用皮影动漫,在美国发生的故事用泥土动画,有动作戏的故事用类似《蜘蛛侠》的美派动漫……

  将邓小平的形象用动漫呈现在电影中,这还是第一次,朱宇辰也特别留意大家的观感。“几场点映之后,我收到很多反馈。影片最后一个邓小平回眸一笑的形象,受到很多年轻观众的赞赏,年长的观众也觉得温暖。”

  在政治题材的影片中使用动画元素实属罕见,傅红星表示,“这也会是《旋风九日》区别于相同题材影片的一个重要视觉标志。”

  揭秘篇】

  曝光真实低调NASA

  邓小平美国之行,参观休斯敦航天中心是“重头戏”。在这里,邓小平一行不仅参观了博物馆的阿波罗17号指令舱以及月球车和登月复制品,还体验了宇宙飞船的驾驶舱以及当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使用的月球车。邓小平回国后,迅速重启了停顿十年之久的航天工业。

  为了讲述这段历史,《旋风九日》剧组曾多次申请拍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但都遭到拒绝,甚至连工作人员还因此被拒签。在种种不利的条件下,剧组坚持不懈与美国方面协调,终于得到允许进入NASA拍摄到一些宝贵的镜头。

  在近年来大热的《2012》、《变形金刚》、《星际穿越》等科幻影片里,NASA的身影屡屡出现,极具视觉冲击力,但都是经过好莱坞式的高科技特效镜头精心“伪装”的。《旋风九日》中的NASA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真实感:空旷的郊区,严密的铁丝网,看起来与普通厂房近似的建筑……如果不是偶尔出现的“NASA”标志以及各种航天器等,谁都想不到这就是好莱坞大片中高大上的NASA。“真实的NASA暗藏玄机,细心的观众应该能在《旋风九日》中找到一些惊喜。”傅红星透露。

  遇袭事件亲历者还原现场

  邓小平遇袭,是访美行程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旋风九日》中,白宫特勤人员保罗·凯利同当时的中方警卫张宝忠、孙勇现身说法,回忆当年邓小平在美遇袭的过程,为中国影迷还原当年历史真相。

  遇袭事件发生在1979年2月2日,邓小平应邀去西蒙顿小镇竞技场晚餐并观看竞技表演。当他从所住宾馆下楼准备出门乘车时,突然从人群中蹿出一人,一边往前冲,一边将手伸进大衣口袋。美方警卫保罗·凯利意识到,此人可能有枪,冲上前一拳将其击倒,附近警卫一拥而上将其控制,化险为夷。事后,据美方通告,此人为美国最庞大的恐怖组织三K党党徒路易斯·比姆,位列FBI通缉名单前100位。危机解除之后,邓小平还把自己签名的照片赠送给保罗·凯利。

  电影里,凯利揭秘了他如何在人群中发现嫌疑人并将其制伏的点滴。张宝忠、孙勇则从他们的角度讲述了当时邓小平对此事的最直接反应。影片除了对惊险悬疑的遇袭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更通过两国警卫携手合作后的个人的情谊,增加影片话题性。对此,制片人吕木子表示,“贴身保镖的个人友谊,以小见大地展现了太平洋两岸大国之间的融冰时刻。”


  对话篇】

  记者:很多观众都好奇影片为什么叫做《旋风九日》?

  傅红星:1979年1月28日,74岁高龄的邓小平应邀到达美国,开始了为期9天的访美之旅。整个行程当中,邓小平去了4个城市,80多场活动,20多次讲话,20多次宴会,10多次与记者面对面谈话……美国媒体报道说,邓小平在美国掀起了一股“邓旋风”。我觉得正好可以用来做片名。

  记者:电影里俞敏洪、潘石屹、姚明等名人出镜,谈了改革开放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为何这部电影能够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傅红星:当他们知道这部电影的时候,都表示非常愿意来参与演出,在电影里扮演他们自己。邓小平是他们这代人心中的英雄,而他们是今天很多年轻人的英雄,也就是说,这些成功人士是今天年轻人理解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的一座桥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kjgs
相关新闻       旋风九日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