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专家视点:电影监制何以重要

[发布日期:2009-11-10] 来源:赵军  作者: [字体: ]

和吴思远谈投资影城,和于谈做发行,和王兴东谈电影编剧,和陈可辛、王晶谈导演,都有很多的乐趣。最近和文隽,和黄建新谈制片,眼前世界又是别一天地。在电影界最活跃的这个圈子,电影肯定是谈不完的话题。但是,我在很多场合都很少听到人们如此焦虑地交谈关于电影制片,并且直接的就是电影的监制。

在人们的直观感觉中,现在中国电影就是缺剧本,没有好的剧本是制约电影发展的瓶颈。这也许是不会错的。但我在和文隽及黄建新的意见交换中,却头一次深深地感觉到现在恐怕真正严重缺乏的,是电影监制。很多影片为什么质量不如人意,就因为剧本不行吗?剧本不行为什么还要开拍?是导演不行吗?导演不行,为什么投资人还要选择这位导演?究竟应该谁来替投资人选择创作班底?谁来为影片的摄制质量把关?在导演和投资人之间,谁来协调双方的分歧,如果导演强势,或者投资人强势,影片是否就一定能够不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专业的导演和演员了,我们也已经不缺乏资金支持影片拍摄了,我们究竟缺乏什么?为什么就是拍出那么多亏本的电影?

结论就这样浮出了水面,我们今天缺的就是电影监制。有的影片回过头看,找这样的剧本明显不对;有的影片细细一想,就明白是演员阵容有问题;还有的影片属于成本过高,是完全不理会市场回报的结果。投资人常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旁边的军师则常常是事后诸葛亮。为什么不会去找一个称职的监制呢?是否影片中的监制也是徒有虚名的,根本就没有监制的水准呢?中国电影今天真的就缺称职的电影监制,而大多数投资者懂得找剧本,懂得找导演,甚至会替导演找演员,但就是不会找一个好的监制。

最近我细数了一下,今年亏大了的影片少说也有二三十部。如果中国电影有一个监制的问责制,那么监制的问题就一定会引起重视;如果中国电影在规范中规定好监制的作用与要求,那么电影投资也许就不会忽略监制的重要。大概电影创作基本上就不需要上岗证吧,所以今天我们的导演,我们的演员,乃至我们的监制,统统就是不需要有什么行业的认证的。

监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一个很关键的岗位,但问题是谁能给投资人提供一个称职的监制的有效证明呢?

我们从一部影片的立项开始说起。立项应该是投资人和策划的事,策划应该告诉投资人,这个题材该不该拍。很多时候投资人是在没有策划的情况下拍脑袋决定一部影片上马的。有时候投资人以为自己就是策划,以为自己很懂市场,听不得别人的声音,尤其听不得反对的声音。这时候往往就是悲剧降临的时候。

几百万上千万的亏本不仅是投资人的损失,而且是行业的声誉的破败。如果我们这时有一个很规范很严格的监制制度,就像建筑行业一定要有一个监理的话,也许就会出现一个制约的机制,即监制可以在执行摄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制止问题恶性繁衍。比如监制就可以发现这位导演是否称职,这位主演是否合适。或者监制就可以说,这几位演员的搭配一定有问题,应该换下某几位,换上谁谁谁。监制还可以提出怎样缩减周期,需知缩减周期就是省钱。对于剧本,编剧与导演常常会有不合的时候,监制可以充任仲裁的角色,因为监制有经验,也有行业地位。

最后,监制对成本的监控最有价值。监制就是以影片的质量、完成周期、成本把关对投资人负责的。在这一点上,导演常常不会认同。导演会说由于出现了如此这般的原因,费用非增加不可。导演会以精益求精的心态对待创作,尤其是那些艺术家常态明显,甚至胡子都不想去刮的人,要他控制费用只有监制能够行使得起权力。监制就应该说得出理由,为什么必须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监制还应该能够给出更好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投资人作为甲方会害怕与乙方弄僵,委托监制出面就是最好的办法。而且,投资人大多数不懂电影的创作细节,看着分歧和超支,顶不住了就会充当监制的角色,直接与创作人员冲突起来。我见过不止一个投资人与摄制方发生几乎是要决斗的局面,也见过投资人不管影片拍完没有,资金完成预算,再拍就毅然断臂,令摄制组下不了台。

唯独这时就是不见监制。电影创作中,超支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有时该超还得超。但如果这个话由监制来说,事情就会不一样。监制在三种情况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拍摄团队的配置必须经过监制的认可;二是最终对于影片市场效果的判断必须监制说了算;三是拍摄资金的使用合理性必须得到监制的首肯。这三条都是经验所由,不在于理论,监制所以值得珍惜,就在这里。比如第一条,导演罢,投资人罢,很多时候都是凭感觉的,以为都不错。但监制以其见多识广,就会准确地说行还是不行,甚至为什么行,或者不行。即使是否定的意见,都是对投资人负责的态度。

有监制管这三条,投资人就应该放心。所以,今天中国电影行业的当务之急不是找编剧,更不是找导演,而是建立合理的监制制度。这个制度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有监制,没有监制为什么不能开拍电影,监制究竟什么人可以胜任,监制是否应该有统一的认证资格,等等。

香港电影行业十分重视监制的作用,十分尊重监制的行业地位。香港的老电影人大都乐意替年轻人担任监制,为的是替年轻导演们把关,确保影片出来合格。现在,香港电影人上来内地的多了,因为香港电影开工不足。这是我们建立中国电影的监制团队的绝好良机。那些不再想像年轻时那样辛苦拼搏的老行尊,经验丰富,眼光独到,让他们做监制十分合适。他们比内地的老制片,老导演,更有商业头脑,这不用说了,就以替投资人分担资金压力这一点上说,他们的确见多识广。香港电影的这些功成名就的专家,是中国电影的财富。让他们来拍当代中国的故事,他们兴许还不行,那么我们就让他们来当监制,可以预想到,这一定会比没有监制的结局更有说服力。

建立监制制度应该马上作为带根本性的事全力以赴。社会生活的每一步每一处角落,都不可能不作规范的。国家应该明确表态,电影业应该建立监制制度,电影投资也必须以找到国家认可称职的电影监制作为开机的前提。最终结果,监制从国家拿到认证;国家得以认识更多有为之士,投资人可以开拍更多的大片。就是说,今天的每一个监制必须有国家颁发的证书,证明他有资格担任监制,然后允许他应该享有多少报酬。很多人会因此学监制,很多投资人会因此关注能为他带来效益的监制。电影是一门有投资风险的行当,投资人最担心的是没有人关心他的钱出去了能否归来。为着投出去的钱确保回笼并且大赚,通常的做法是拼命推动营销发行,但为着避免先天的致命伤,最好还是先选好一个真正的监制。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