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大地震》直面伤疤记忆 唐山首映万人齐洒热泪

[发布日期:2010-07-16]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作者: [字体: ]

712日,入夜,唐山市体育馆,全球最大的IMAX电影巨幕下,空气中弥漫着即将下雨的味道,近万名唐山市民静待《唐山大地震》的首映。

坐在内场的记者感受到脑后那片凝重的注视,掠过34年的漫长时光,带着期待,带着好奇,更带着各自那份贴着伤疤的记忆,等待着故事的揭开。

震撼时刻揭开伤疤

故事前20分钟,唐山城市旧貌借着数字特效一一还原:铁轨旁的工业重镇、人声鼎沸的集体宿舍区、街角卖冰棍的推车、滚铁圈的大孩子……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北方城市生活形态展现得真实细腻,人们的脑袋跟着电风扇一起转的往日情境令人莞尔。

地震终究发生了。当近一刻钟的分崩离析缓缓结束,观众席中,一个和电影中孩子差不多大的男孩向身边的奶奶撒娇:“终于不震了,震着我了。”

杨喜云轻轻握了握孙子的手。杨喜云,56岁,唐山人,地震发生时她刚刚参加工作,在宿舍里睡得很深。醒来时,房子已塌,墙向外倒开,她从窗户里爬出来,所幸身体无碍。电影放映结束后,她告诉记者:“我是经历过地震的人,虽然30多年过去了,但也是第一次看到地震发生的情形,弥补了我的记忆。”

记者在体育馆外曾采访过一位三轮车“把式”李师傅。他说,尽管电影票挺贵,但他愿意掏出一天的劳动收入(几十块钱)看一场《唐山大地震》。“为的是怀旧,虽然心里并不好受。”他告诉记者,“20多岁时,我在地震中失去了母亲和两个女儿,这苦谁能忘了?我要看看这电影拍得真不真,像不像。如果拍得真,对于后代人它就是个启示。”

主演之一陈道明说,这部电影是“为了忘却的怀念”;导演冯小刚说,电影主题就是那句“亲人,永远是亲人”。

一个西红柿的滋味

我从不怀疑冯小刚是一个真诚的导演,哪怕这一次,他又让不同的人喝了三次某品牌的白酒,又让某个保险的广告变成了一句雷人台词……但他的真正用力之处,就像那盆浸着西红柿的凉水,柔柔地抚摸着你心底里不易示人的悲伤。

小女孩方登想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让她把两个西红柿都给弟弟吃。她含着小小的委屈和一点点期待,在1976727日的夜晚入睡,几个小时后,灾难改变了一切。在废墟中,方登更加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连电风扇都想着先给妈妈吹,妈妈却选择了救弟弟。

天大的委屈背负了32年,直到2008年,相似的灾难发生在四川汶川,在赴灾区志愿医护队中,已经做了母亲的方登目睹灾民选择锯掉孩子的腿、减少救援战士的生命危险时,才领悟到一个母亲在危难中的伟大。

方登踏上回家的路,进屋,先看见墙上挂着自己的“遗像”,还是五六岁时模样,桌上一个铝盆,盆里一捧凉水,水里浸着几个红通通的大西红柿,方登拿起一个,母亲悄无声息地在身后跪下了:“登啊,妈没忘记……妈给你道个歉……”

这样的巧手穿针胜过宏大叙事,它让30多年前的抗震救灾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一次,它让“小女孩”方登30年后姐弟俩在“唐山救援队”里相认,最后一起回到了家乡,它让母女相认……。有观众说,我们唐山人能够理解这样的感情,“地震后这样的事真的发生过,就是误以为死了的孩子又被送回来,有怨恨吗?不能怨恨,大灾大难之后的重逢是缘分,是需要加倍珍惜的情感。”

电影里,唐山的女儿方登在看到汶川地震的画面时忍不住移开了视线,呼号悲泣;但大银幕外,近万名唐山人却没有移开视线,直面那贴着伤疤的记忆,他们热泪直流……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本报北京714日专电)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