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高考1977》,我清晰的“演员”梦……

[发布日期:2009-03-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没有想过,我的第一部电影,是《高考1977》。第一个电影角色,是“陈琼”。

更没有想过,因为这部《高考1977》,因为参与拍摄、诠释角色,我竟然得到了一份蜕变,一份成为一个“演员”的真正蜕变。

比之在中戏校园精读的各种表演体系、理论,比之在话剧舞台上循序渐进的激情释放,比之在电视剧拍摄现场的随性创作,这里,《高考1977》,却给了我一份别有洞天的电影情境及一个“演员”由内而外的淡淡的、透透的、清清的心灵洗礼。

十分受益。

记得在东北伊春大雁洼场景拍摄一场我与场长老迟的戏时,为了表现她的“又红又专”,我的表演还显得有些虚扬,这与“陈琼”骨子里的的悲婉、压抑是有些差距的。拍完一条,导演江海洋走过来跟我说:“显欣,你不用尝试去表现什么,你只要静下来,去想,去思考,这就足够了。”

感谢导演,感谢他带着信任而宽善的引导。他话音落下的瞬间,我即刻平定下来,一如风中翩舞的枝叶,突然间长了力量,不畏风的吹扯,即时环住树的根干,安宁下来,不再飘摇,只静静地、定定地开始从地下,从泥土中吸取它们本需的养分。

竟是一个瞬间,我忽然知道了一个“演员”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沉静。

沉静,能让我看见自己。它可以让我听到平时听不到的,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庞杂世事,可于沉静间,被挑理出头绪,摸索清思路,找寻到因果。一片混沌之中,不再只有模糊的迹影,而是有了思考。

没有什么比对自己模糊更可怕的了。尤其作为一个“演员”。

于是,在《高考1977》整个拍摄过程中,我开始深入宁静,开始潜于思考。继而,在80多个工作日的反复揣摩、演练中,在与导演和主创老师们的反复沟通里,逐步清晰了一个理念。

什么叫做“演员”。

“演员”,是一个用本真、身心乃至生命来演绎各种各样故事、各种各样人生的人。“演员”,需要一个对自己的大的方向和定位,它可以缥缈,但一定要真真切切地看见、存在。

首先要找回自己。

这是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的唯一办法。演员必须看见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各个角落里都有什么,知道自己的能量与动力都在哪儿,知道自己的内心与角色之间有什么差别,知道如何去展现角色性格、特点,知道如何用心、用内在赋予角色魅力……而这一切,需要在沉静中去思考,去确认,去做,去完成,去丰美。

而这一切,又源于爱。那种开化骨肉、轻盈灵绪、震荡梦想的对“演员”这份职业的没有任何杂念的爱,入液入髓,散绕耳畔,清亮地哼唱予生命之歌。

那也是一个“演员”真正需要的爱。因为,它最了解、最懂。最了解“演员”是什么,最懂“演员”要什么。

一个真正的好“演员”,其实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他(她)是一个使者,一个在艺术领域传播人类各种生命体验的使者,他(她)的使命是崇高的、圣洁的,不容亵渎。

潜春。

此时此刻,《高考1977》正处于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带着些许《高考1977》的余息,我穿过楼前的广场,阳光和着冰风从远远的地方飞拂而来。我想,这风虽冷,却是爱我的,伴着“演员”的味道和声音,向我扑来。穿过黑山白水,穿越泱泱四季,只为了在某一瞬间和我的气息融为一体,告诉我,你是“演员”,你要成为真正的“好演员”。

风呼啸着,于我的心底和暖而过。我相信冥冥之中。相信与《高考1977》的期遇不只是一份简单的宿命。

有种沸腾与呐喊的冲动,将至极点。却忽而发现,原来只是沉静。沉静。

静了,空了。

其实,最该选择的,还是自己,清晰的自己。

默默叹喜,《高考1977》,“陈琼”,一个清晰了自己,蜕变了“演员”的叫我不愿醒来的梦……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