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甚至更早,描写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片就已经出现。整个上世纪30-50年代,科幻电影基本就是怪兽恐怖片的某个变种而已,吸血鬼、狼人、海德博士、变异的怪物或者外星人都是科幻电影中的主角——也就是说,当时的科幻电影与恐怖片是同源近质的。不同的是,恐怖片仅仅刺激起人们的惊惧感就已经达到目的了;对科幻电影而言,这却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科幻电影所要表现的,是恐怖背后带来的思索,是对当时新出现的科技力量的某种兴奋、紧张、恐惧的关注。
到了50年代,科幻片与恐怖片的拍摄风格、手法差别仍然不大,但其题材内容却已经完全不同了。1956年版的《天外魔花》最具代表性:影片讲述了一个小镇医生和他的恋人发现整个镇子的人都被外星人所替换掉,这些被复制替换的人冷漠无情,千人一面。两人试图逃出小镇,却不知豆荚式的容器中复制人已经被装在车里,运往美国全国……《我的老公是外星人》和稍后的《魔童村》都是类似的故事——前者是妻子忽然发现老公的身体被外星人占据,后者则是很多镇子里的妇女忽然怀孕,产下了外星人孩童。在这些故事里,外星人的入侵不是通过飞船登陆,武装实现的。它们都是通过某种隐秘的无形的手段,慢慢对人类进行渗透、替换、改变、复制、异化,最终达到统治或消灭地球人的目的。

这一设定正代表了科幻电影本质属性,即对时代恐惧的表达。50年代的一代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经历了二战,目睹了人性的沦丧与战争的恐怖,丧失了信仰与理想主义;他们对冷战的前景抱着深深的恐惧和怀疑,既不相信政府(麦卡锡主义),又对苏联代表的红色风暴极为警惕。50年代的这些科幻电影大都气氛阴沉、绝望,以惊悚、恐怖的故事形式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陌生感。这个时代的人们恐惧自己变成他者;恐惧个性被法西斯或苏联东欧式的集体主义取代;恐惧自己熟悉的世界忽然被颠覆;恐惧刚刚过上安宁日子的美国变异为不安定的社会;恐惧核武器、生化技术等等新兴技术……正因为50年代的科幻惊悚片中往往包含着非常原初的,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内涵丰富的主题,它们才很难被翻拍之作所超越。
当时大多数关于外星人入侵的科幻片把背景都放在美国小镇上,因为小镇是美国精神的一个范本——传统、安逸、家族、信仰、西部文化等等根源性的东西全在于此。小镇的被破坏往往象征着整个美国精神遭到打击,这和后来以大都市为背景的科幻大片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近年来《暮光之城》(也是发生在一个美国小镇中)原书以及电影的走红,重要元素之一就是其骨子里提倡的传统及保守主义观念契合了当下的美国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