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三枪拍案惊奇》剧组成都媒体报道

放阵乱枪就闪 这伙人真是来搅局的——成都晚报

[发布日期:2009-12-18] 来源:成都媒体综合报道  作者:太平洋院线 [字体: ]

影迷都是新画面征集来的 

记者提问要主办方安排

10分钟见面会混乱不断

这边是未映已获“2009最好华语电影”美誉的《十月围城》首映,那厢张艺谋带着毁誉参半的《三枪》来蓉抢票房“搅局”,贺岁档拼杀可谓火药味十足。更为火爆的是,昨晚《三枪》剧组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媒体见面会,张艺谋、小沈阳、孙红雷、闫妮四位主创因飞机晚点迟到整整40分钟,以至见面会被压缩至10分钟,过多影迷引发现场混乱,本地媒体欲向张艺谋提问,竟被片方工作人员粗暴地抢去话筒。

第一枪迟到 现场混乱  

《三枪》剧组见面会原定于昨晚8点正式开始,张艺谋加上小沈阳、孙红雷、闫妮的明星阵容,吸引大批成都媒体守候在香格里拉酒店。不到8点,记者却发现见面会现场坐满了影迷,工作人员告知,几十位影迷都是片方新画面公司从网上征集来的。这场媒体见面会称作影迷见面会似乎更为合适。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张艺谋一行仍未现身,现场有影迷不耐烦地打起呵欠,这时主持人十分抱歉地告诉大家,“因为飞机晚点,见面会推迟到八点半。”现场一阵骚动,抱怨声四起。

八点四十分,又是一阵骚动,穿着黑色立领皮衣扮酷的张艺谋,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一袭宝蓝色低胸小礼服的闫妮、深灰格子衬衫的小沈阳、一身运动装戴着白框眼镜的孙红雷也一前一后走上台。

这时候,疯狂尖叫着的影迷们将舞台堵得水泼不进,几位电视台摄像记者被挤出了人堆,现场一度混乱。见面会开始,几位主创简单地给台下媒体和影迷打招呼。台上嬉皮笑脸的小沈阳,台下十分低调,不仅坐在舞台的最边上,打过招呼之后就在一旁沉默。电影里泼辣刁蛮的老板娘闫妮,见面会上则打扮时尚,言谈举止都走淑女路线。孙红雷更是惜字如金,问候影迷后便一言不发。

第二枪抢话筒 吓坏记者

提问时间到了,本就变味的发布会瞬间乱成一锅粥,前面是摄影记者,后面是文字记者,穿插在中间的还有不少热心影迷,每个人都想看偶像,每个人都想对话主创,就连台上的张艺谋都不晓得应该对准谁。

第一位抢过话筒的幸运儿是电视台记者,该名记者掩饰不了内心激动,拿着话筒就不放了。“闫妮,你能用四川话跟大家问好吗?”“四川的观众朋友,大家好!”闫妮跟着学了一遍,该记者又加大难度,闫妮又顺利过关,本以为她会问一些惊世骇俗的问题,孰料,她十分讨巧。“张导演,你会拍一个四川话版的成都宣传片吗?”“当然!”老谋子很乐意,因为他说自己很喜欢成都,这里有许多好吃的。而就在这名幸运儿的周围,几位媒体同仁将其团团围住,欲争夺下一个机会。

但下一个提问者没那么幸运了。一个夺过话筒的灰衣女记者很得意,正欲发问,有趣的一幕发生了,一个眼镜男突然冲到了灰衣女子面前,双手抢过话筒,女子抱住不放,问其干嘛?眼镜男瞪大眼睛,一脸正气,“我是主办方,话筒给我!”“我也是媒体,为什么不能发问?”旁边有人帮腔道,“大家都是媒体,为什么要抢话筒?”“提问是要有安排的。”眼镜男盛气凌人,使劲抢过了话筒转身离去,只留下一脸惊愕的众记者。

第三枪溜人 跑下一场

十分钟不到,见面会便草草结束,影迷们作鸟兽散……记者离去后,片方新画面公司又打来电话解释称,争抢记者话筒是因为见面会只能控制在十多分钟内,因为张艺谋一行还要连跑三个不同的影院……

见面会结束之后,张艺谋挤出四分钟,接受了某网络媒体专访,对于各地紧锣密鼓的宣传通告,张艺谋表示,“电影需要这样的营销手段,导演不能片子拍完,就拍屁股走人。”而对于网络上对《三枪》的种种质疑和非议,张艺谋认为,应用平常心看待。“只要观众笑了就是最大的意义。”对于下一部作品,张艺谋表示,可能考虑拍史诗片或者科幻片。   

抢票房  《十月围城》吃亏

昨晚18时,《十月围城》提前点映,正式叫板《三枪拍案惊奇》。记者昨晚通过对各家影院的调查发现,在与《三枪》的竞争中,《围城》恐怕要吃些小亏。虽然各家影院的排片表显示,《十月围城》的放映厅比《三枪》多一两个,但《三枪》只有90分钟,《十月围城》加上广告则要放映145分钟。“一块银幕一天可以放映7场《三枪》,而《围城》只能放映5场。放映场次的多少,也是决定票房多少的一个关键。”   

记者钟茜

文字娱

从前,

有个导演叫张艺谋

林波

或许只有张艺谋能享受这种待遇,一边是观者的口水滔天,一边是他和貌似连体兄弟的张伟平,看着《三枪》的票房一路飘红,踌躇满志。张伟平的票房预期带着投机商那股子天生的欲盖弥彰的洋洋自得:到圣诞节时,《三枪》票房没准就该过4亿了!

这将是国产大片一个里程牌式的票房,但这对中国电影或者张氏兄弟,不过是一剂春药,短暂的欢娱,代价是身体的亏空。张氏兄弟就像两个不良的煤矿老板,干的是一锤子买卖,煤是全挖出来了,山也就空了。张艺谋严重透支了我们对中国大片或者大片营销模式的最后那点期待和信任。三枪更像是三鞭,狠狠地抽打着我们,它让我们就此断了那个善意的念想——张艺谋是可以拍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的!

如今的张艺谋,披着中国首席导演的皮,干的却是倒卖潲水油、假发票之类的勾当。成本很低、风险不小,但绝对暴利。当然,这都是团伙作案,或许,张艺谋有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但至少,他一直默许并配合着他身边的团队,干着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并且越干越来劲,越干越旁若无人!

事实上,从《英雄》开始,我们就一直在给张艺谋为自己正名的机会,但《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一泄千里,无药可救。到了《三枪》,他甚至投机到指望几句连原创都不是的网络流行语,就能耍横一般地来圈票房。

而市场是如此善待老张。或许对中国影迷而言,张艺谋就是一个难以释怀的情结。我们对他近乎溺爱的宽容,同时又近乎苛求的期望。这两种极端的情绪无厘头地纠结在一起,那不过是因为,他的地位、他的成就,他的贡献,就像山一样,在那里。我们当然希望这座山,不要垮掉,至少不要垮得这么难看。

但《三枪》之后,我们或许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带有苍凉意味的现实:张艺谋的卓越和成功,已成往事。这三声乱枪,让一代名导,“死”得不算体面,但也算“死”得其所。一则,他已不复最初的那种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更别提对这个时代的深刻解读和关照;二则,他已经无法准确地捕捉到我们的兴奋点,或者说,他的审美趣味,已和大众脱节。所以,在《三枪》中,连赵本山的搞笑伎俩,都被他设计得这么龌龊:赵大叔必须得是一个“斗鸡眼”。但或许这才是张艺谋当下最真实的状态,他,被我们一厢情愿地高估了!

我怀念拍《活着》时期的张艺谋,每次看这部能代表他才华和气质的动人之作,我偶尔会涌起一种怀念初恋一般矫情的伤感:从前,有个导演叫张艺谋……

【内容导航】
第1页: 第2页:张艺谋成都见面会引发混乱 颈带辣椒雷人——腾讯网
第3页:抢话筒抢时间抢票房 抢拍案惊奇——天府早报 第4页:老谋子来成都 放“两枪”就走人!——华西都市报
第5页:三枪围城——成都商报 第6页:放阵乱枪就闪 这伙人真是来搅局的——成都晚报
第7页:会媒体 见影迷 跑影城 《三枪》剧组来蓉吆喝票房——四川日报 第8页:张艺谋来蓉宣传“三枪”只放“三枪”——成都日报
第9页:老谋子成都见媒体溜得快 记者没机会出招——四川新闻网 第10页:《三枪》成都会媒体 先礼后兵记者话筒被缴——成都全搜索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pyyx
热门评论